对于周卫星,可能有些年轻朋友会觉得陌生。
但我要是告诉你,他不只是湖南省曲协副主席,还有两个金发碧眼的混血女儿,
甚至在68岁高龄还能跟小自己30岁的拉脱维亚洋媳妇撒狗粮,你是不是会跟我一样,好奇地竖起耳朵?
![]()
这还得从去年十月底那段火遍曲艺圈的视频说起。
视频里,一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头,穿着件休闲夹克,正字正腔圆地教两个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念叨相声词。
![]()
那画面,简直是传统文化和异域风情的完美融合。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外国女子,时不时地帮着纠正发音,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不光让周卫星和他的跨国大家庭走进了大众视野,更勾起了我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浓厚兴趣。
![]()
他的人生,远比你想象的更精彩,更不按常理出牌。
你可能觉得,能当上曲协副主席的,那肯定是从小耳濡目染,天赋异禀?错!大错特错!周卫星的故事,偏偏就是个大器晚成的典范。
![]()
1957年,周卫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出生。小时候的他,和艺术压根不沾边。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个学习成绩中等,放学就和街坊小孩摸爬滚打的普通孩子。那会儿,他最大的爱好可能就是爬树掏鸟窝,而不是什么唱念做打。
![]()
直到1977年,他都二十岁了,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被单位文艺汇演上的相声节目给迷住了。
站在后台看完整场,他突然开窍了。就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心里话,他一脚踏进了相声这行。
![]()
你看,这哪里是天选之子,这分明是半路出家。但正是这份晚来的热情,让他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既然起步比别人晚,那就得比别人下苦功。周卫星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绕口令,练得嘴皮子都发麻。
![]()
为了让表演更有看头,他自学二胡、笛子,连口技都练得有模有样,学鸟叫能把院子里的麻雀都给骗过来。这份拼劲儿,在那个年代是极其难得的。
这份拼命三郎的精神,很快给他带来了回报。1980年代,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黄金搭档杨志淳。
![]()
这俩人合作的相声,不玩高大上,就说老百姓身边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那是真接地气!他们的段子被录成磁带后,居然卖了几十万盒!
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概念。那会儿一盒磁带定价3块多,普通工人月薪才几十块钱。
![]()
几十万盒,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时半个中国的家庭,都可能听过他们的相声!这要是放到今天,那绝对是现象级的顶流组合!
周卫星可谓是实打实的初代流量王!
![]()
你以为周卫星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错!他的人生字典里,压根就没有到此为止这四个字。
2011年,周卫星已经54岁了。这个年纪,很多人都开始盘算着退休养老了。
![]()
可他偏偏在长沙摆了几桌酒席,正式拜入了相声名家李金斗门下,和大兵成了同门师兄弟。这事儿在当时的曲艺圈里,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拜师宴上,还有个小插曲。李金斗老师本来想着免了磕头礼,结果被台下嘉宾起哄要听响头。
![]()
周卫星二话不说,扑通一下就跪下了,大兵还在旁边俏皮地配音,把全场逗得哈哈大笑。
李金斗老师当场拍着周卫星的肩膀,说了句特别有意思的话,这徒弟履历比他好看,牡丹奖他自己都没拿过!这话看似玩笑,实则道出了周卫星的硬实力。
![]()
要知道,周卫星早在2004年就凭小品《约会》拿了全国小品大奖赛金狮奖,2010年又靠《婚礼》摘得了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这履历,搁哪儿都是闪闪发光!
周卫星最厉害的本事是什么?不是他的嘴皮子,也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那份不恋旧,敢转身的魄力。
![]()
90年代末,磁带市场萎缩,相声演出也大不如前。很多同行都死守着老本行,结果被时代淘汰了。
可周卫星他可不!他一个漂亮的转身,扎进了小品领域,从零开始学创作,学编剧。他知道,时代变了,玩法也要跟着变。
![]()
更狠的还在后头。2005年,48岁的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卖了北京的房子,揣着钱跑去中央戏剧学院,当起了大龄学生!
和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一起上表演课。同学都笑他一把年纪还折腾,他却学得比谁都认真,笔记记了三大本。
![]()
毕业后,他还不安分,又跨界学导演,2010年代初拍的微电影,还拿了地方奖项。
周卫星不仅自己活得精彩,他还热衷于提携后辈。
![]()
2009年,大兵老师牵头创办笑工场,这可是被誉为“湖南版德云社”的演出机构。周卫星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首场演出,在长沙湘江剧场,20块钱一张的门票,不到俩小时就卖光了!这盛况,足以说明笑工场的号召力。
![]()
正是这份扶持新人的热忱,让他2015年全票当选长沙市曲协主席,后来又升任湖南省曲协副主席。这就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所应有的格局和风范。
你以为周卫星的故事够传奇了?别急,感情生活这边,更是跌宕起伏,让人大跌眼镜!
![]()
还是在2011年拜师那年,他的人生迎来了一场甜蜜的意外。他在一个国际音乐节目上,认识了24岁的拉脱维亚音乐老师津塔。
第一次见面,津塔用蹩脚的中文说,他的相声,自己听懂了一半,周卫星则用英语回应,她的钢琴,他全听懂了。这对话,简直就是电影里的浪漫桥段!
![]()
年龄差了30岁,还有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津塔一开始当然犹豫了,还给他定了个三年考验期。
这三年里,周卫星可没闲着,他把追爱这件事,也办成了文化交流。
![]()
两人隔着时差视频聊天,周卫星为了见津塔,会提前背好当地的风俗禁忌,津塔来中国,他就带她去吃胡同里的卤煮火烧,教她用筷子夹花生米。
2014年,两人在北京举行了婚礼。最搞笑的是津塔的父亲,这位比女婿还小两岁的拉脱维亚老人,一开始是坚决反对这门婚事的。
![]()
直到他看到周卫星把名下财产全部转到津塔名下,还陪着女儿学做红烧肉、包饺子,这才松口握住了周老师的手。这岳父,也是个傲娇的可爱老头!
婚后,津塔彻底融入了中国生活,不光能说一口流利的长沙话,还学会了给周卫星泡湖南黑茶。
![]()
2016年大女儿出生后,周卫星更是化身超级奶爸,拍戏间隙都要视频看女儿,还专门买了儿童版《论语》,用中英双语给孩子们讲故事。这画面,温馨得让人羡慕!
如今的周卫星,过着一种让人艳羡的一半中国一半欧洲的诗意生活。
![]()
每年春夏,他会带着津塔和两个女儿回长沙,要么去笑工场指导年轻人,要么参加曲协的公益演出。
秋冬,他们就回到拉脱维亚的家,每天早起陪津塔喝杯咖啡,然后带女儿去公园喂鸽子,下午教她们写毛笔字。
![]()
他的社交平台,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独特的幽默感。
有时是小女儿把墨汁抹到脸上的搞笑视频,有时是和外孙女视频时教她唱湖南花鼓戏,还有时是晒出津塔做的中西合璧年夜饭,既有酸菜白肉锅,也有拉脱维亚红菜汤。
![]()
这种混搭的烟火气,才是他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个特殊的大家庭,辈分关系也挺有意思。周卫星和前妻的女儿已经40多岁了,比继母津塔还大5岁,女婿也是外国人,17岁的外孙女比两个小姨还大!
是不是有点绕?但就是这样一个由各种不可能组成的家庭,却活出了最和谐的模样。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