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海青年作家、青海在线网总编辑刘志强以全新姿态进军短视频领域,连续发布两部自编、自导、自讲的原创短视频作品,在互联网平台掀起热议。其中,首部作品《北龙山的故事还没讲完》上线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突破5.6万次,收获超500次点赞,网友纷纷留言称赞其“内容扎实、情感真挚”。
首部作品《北龙山的故事》引游子共鸣
11月5日,刘志强在个人社交平台及青海在线网首发短视频《北龙山的故事还没讲完》。这部时长5分21秒的作品以青海北龙山为背景,通过第一视角讲述当地生态变迁与人文记忆。视频中,刘志强手持摄像机穿行于山林间,用质朴的方言旁白串联起童年趣事、生态保护历程及乡亲们的现实生活。画面里,晨雾中的北龙山、午后的浪士当沟、老屋门前的白桦树等场景,配合着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告白,令不少网友动容。
“这样的视频就是好,有内容,有故事!”网友李先生评论道。而在浙江工作的互助县游子薛婷则表示:“在遥远的地方看到家乡的画面,听到熟悉的乡音,眼泪差点掉下来。希望以后能多看到这样有温度的作品。”据统计,该视频发布首日即登上本地热搜榜,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超万次,点赞数突破576次,转发量达1117余次。
聚焦新媒体创作,呼吁“为时代发声”
紧随其后,刘志强于11月8日推出第二部短视频《记录——用文字见证时代》。这部作品将镜头转向创作本身,以青海在线网及青海读书会的成长历程为线索,探讨新媒体时代内容创作者的使命。视频中,刘志强通过访谈团队成员、展示采编现场,并结合个人写作心得,提出“人人都是创作者,新媒体是最好的传播载体”的观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品。”刘志强在片尾呼吁写作者与采编人员坚守初心,“用文字记录时代,用镜头传递真情”。该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文学圈与媒体从业者的共鸣。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祁女士留言:“记者节快乐,谢谢刘老师带我们越走越远。”截至目前,该视频播放量已突破3万次,评论区涌现出数十条关于“记者节快乐、新媒体创作伦理”的讨论。
![]()
跨界尝试获认可,将持续深耕短视频创作
从纸媒到新媒体,从作家到视频创作者,刘志强的跨界尝试并非偶然。近年来,他带领青海在线网团队探索“文字+视频”融合传播模式,先后推出“青海边界游”“高原人物志”等系列报道。此次亲自出镜拍摄短视频,被其视为“内容生产者对传播形态升级的主动回应”。
“短视频不是文字的替代品,而是故事的延伸。”刘志强表示,未来计划每周推出2—3部主题短视频,内容涵盖青海生态文化、非遗传承及基层人物故事。同时,他透露正筹备“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鼓励更多本土作者通过视频形式讲述青海故事。
业内人士指出,刘志强的短视频作品兼具文学性与地域特色,其“作者型创作者”身份为内容产业提供了新范本。随着两部作品的走红,这位青海作家能否在新媒体领域开辟新天地,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