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自2024年2月低点,最大涨幅超过20倍,成为新消费的代表之一。
然而股价在8月份到达高位后,上升趋势戛然而止,两个多月时间内自高位回撤40%,市值蒸发超1800亿港元。
同时,三季度也遭遇了公募基金减持,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泡泡玛特未来的投资价值该如何看待?
01
扰动不断
股价自高位回撤40%
作为港股消费大牛股,泡泡玛特自2024年2月15.7港元的低位,开启了旷日持久的慢牛走势,并在今年8月末创下了339.8港元/股的历史高位,最大涨幅超过20倍,市值一度超过4500亿港元。然而,在触及峰值后,该股一路走低。
![]()
泡泡玛特近日又遭遇“直播事故”。11月6日,有网友发现泡泡玛特在抖音平台的官方旗舰店直播时出现直播事故,一工作人员拿着DIMOO原价79元的挂链盲盒说:“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另一个工作人员说:“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11月7日,泡泡玛特再度下跌,截至收盘,跌幅达5.88%,股价报收204.8港元/股,自高点回撤40%,最新市值2750亿元港元,相比高峰缩水1800亿港元。
其间,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45%—250%,其中,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9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65%至370%。
然而这一数据并未止住股价的颓势。有分析称,这是由于泡泡玛特知名IP LABUBU相关产品二手市场价格下跌。此前市场也一直对泡泡玛特未来业绩可持续性存在焦虑,尽管业绩出色,但如LABUBU等爆款IP未来热度能否延续仍不确定。
02
三季度遭公募基金减持
由于股价过山车走势,泡泡玛特三季度股价仅上涨0.08%。重仓持有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从二季度末的286只降至三季度末的180只,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从6333万股降至4382万股,降幅约31%。
单只基金方面,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广发价值核心以及中欧互联网先锋等多只产品此前曾经重仓泡泡玛特,但在三季度内将该股卖至前十名开外。
但仍有70只公募产品选择在三季度内加仓泡泡玛特,且多只基金将其列为头号重仓股,某基金在季报中介绍布局思路时表示:“港股的新消费相关企业,从6月的阶段性高位以来已经有相当时间的调整,但其中核心公司的增长逻辑和经营并没有大的变化,管理人仍然认可这批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结构性增长的机会,在三季度进行了一定增持。”
据券商中国报道,某重仓该股的基金经理表示:潮玩方面,泡泡玛特现阶段依然是消费成长核心选择:
第一,业绩,泡泡玛特近期各地区边际数据保持平稳,粉丝群体持续扩张后,泡泡玛特大量核心IP的新系列配合旺季推出,且海外渠道加速扩张以覆盖更多区域,完全有可能掀起第二波景气;
第二,壁垒,全球再出现泡泡玛特这种全链条布局的公司很难,同时全球化的运营能力也很稀缺;
第三,生态,泡泡玛特的生态肉眼可见地多元化,IP矩阵持续丰富,基于IP的产品矩阵和玩法多元化。
03
雪球后记
对于泡泡玛特,股民的看法分歧比较大。有投资者认为,潮流和情绪很难长期持续。
雪球APP用户@ 高礼成蹊:这三个月跌得够狠,市值从高点掉了快40%。说白了,资本就是凑热乎的,故事讲得再热闹,一旦没了劲儿,人家转身就撤,消费哪分什么新的旧的,本质就是看能不能抓住特定圈子,有没有人一直买、买得起。泡泡玛特 早就把用户触达到家了,现在难的是怎么把运营做深。 是靠IP文化真正出圈,还是继续玩盲盒那套人性套路赚钱?顶多两年就见分晓。这事儿也提醒大家,投资终究得自己扛责任,别跟着别人瞎起哄。
雪球APP用户@是小花啊:泡泡玛特的本质风险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其商业模式是建立在快速变化的“情绪价值”和“潮流文化” 之上,而且根据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喜欢潮玩的消费者,他们的喜好本身就是变化的特别快的。
也有投资者认为,泡泡玛特可以借鉴前人之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雪球APP用户@三体人在地球:在市场最关心的IP生命周期问题上,三丽鸥( Hello Kitty 超级IP的持有方 )给予了2个重要的启示。
其一,超级IP有生命周期,但也绝不会短时间内迅速消亡,无论是巅峰期还是衰减期可能都比市场想象的更长。
其二,IP矩阵是缓解IP周期性的答案。对于几乎从头搭建新IP的三丽鸥尚且有效,那对于当前已经形成了成熟IP矩阵的泡泡玛特来说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如果Labubu这个IP收入下降不可避免,那就让其他新IP顶上吧。
其实在看三丽鸥这家公司的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感觉三丽鸥花了20年的时间试错,结果最终希望活成泡泡玛特的样子。而我认为,泡泡玛特今后会越来越像是一家IP公司,而不是一家零售公司。因为在这个生意里,IP才是真正的金矿。也正因如此,当你拥有金矿,又是否需要那么介意短期之内挖得多与少呢?
雪球APP用户@走到K线背后:泡泡玛特是很独特的一家公司,全世界并无现成可对标的企业。在提供快乐、轻资产运营方面,它非常像可口可乐;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盲盒语言体系和标准方面,它非常像乐高;在IP和娱乐方面,它非常像迪士尼和三丽鸥;在消费者导向、人文艺术和商业相结合方面,它又跟苹果很像。
但是可口可乐和乐高并无其他品类可拓展,迪士尼和三丽鸥又不是重点发力线下零售体系,苹果靠生态体系取胜——总体来说,还是只能站在泡泡玛特本身来看泡泡玛特,而且公司还在不断的成长和进化;反过来说,这就是创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更好的东西来,谁说做什么都要对标欧美、日本呢?
雪球APP用户@滚一个雪球: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超级IP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对于超级IP的经营则更考验一家公司的经营能力,需要持续迭代进步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对于泡泡玛特而言,如何进行新IP和新品类的开发会是一个最核心的工作,labubu和搪胶毛绒是过去一两年泡泡玛特同时做对的黄金时期,并且在未来仍然需要公司高度重视的关键点。
同时,IP全球化对于本土化经营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如何开发更多本土化的IP和产品会考验公司海外团队的管理能力,同时也给了泡泡玛特挖掘出属于海外本土的超级IP一个新的机遇。
海外这些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超级IP公司的经营发展经验,其实给了泡泡玛特很多值得借鉴和吸取的经验教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想要真正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未来,可能还得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尝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