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常用降糖药二甲双胍可能削弱运动产生的部分核心健康效益。
![]()
罗格斯大学最新研究:常用降糖药二甲双胍竟会削弱运动健康效益。
罗格斯大学主导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发现,临床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可能正在抵消最有效的疾病预防方式——运动锻炼带来的健康效益。
发表于《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会削弱规律运动产生的关键健康效益,包括血管功能改善、体能提升及血糖调节能力增强。自 2006 年以来,医生通常建议血糖偏高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运动疗法,期待双重干预能产生叠加效应。但新研究证实这一预期可能落空。
“多数医疗从业者认为 1+1=2,”研究负责人、文理学院运动与健康系教授马林(Steven K Malin)指出:“但大量证据显示二甲双胍会削弱运动效益。”
实验设计揭秘
研究团队招募 72 名代谢综合征高危成人,随机分为四组:
- 高强度运动 + 安慰剂
- 高强度运动 + 二甲双胍
- 低强度运动 + 安慰剂
- 低强度运动 + 二甲双胍
在 16 周干预中,研究人员重点监测血管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这种机制能在进食后促进血管扩张,输送氧气、激素和营养物质。
令人震惊的发现
单独运动组显著改善血管胰岛素敏感性,意味着血管对胰岛素反应更灵敏,能向肌肉输送更多血液。这种机制对血糖调节至关重要:胰岛素打开血管的能力有助于将葡萄糖从血液转移至组织,降低餐后血糖。
但联用二甲双胍后:
- 血管功能改善幅度缩小;
- 有氧适能提升受阻;
- 炎症改善效应减弱;
- 空腹血糖调节优势下降。
“无论运动强度如何,运动训练本应改善血管功能,”马林强调:“二甲双胍削弱了这种改善,表明在药物影响下,不同运动强度对血管健康的效益差异消失。”
临床实践警示
当运动与二甲双胍联用未能降低血糖时,意味着患者可能未获得预期的疾病防护效果。马林特别指出:“服用二甲双胍的运动者同时出现体能提升停滞,这种身体功能退化将带来长期健康风险。”
研究影响超越实验室指标——体能提升直接转化为日常生活能量,包括爬楼梯、陪伴子女玩耍等基础活动。若这些改善停滞,生活质量将显著受损。
作用机制探秘
马林分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线粒体部分功能来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血糖控制,但正是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干扰运动触发的细胞适应性改变,包括线粒体功能增强和有氧能力提升。换言之,使二甲双胍生效的机制可能阻断了身体对运动训练的正常反应。
未来展望
马林强调患者不应擅自停药或停止运动,但呼吁医生重新审视联合治疗方案:
- 需建立更精准的用药与运动配合方案
- 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密切监测
- 探索其他药物与运动的相互作用机制
目前 2 型糖尿病患者预防策略,主要依赖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结合。若现有方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将面临长期健康威胁。“我们亟需完善运动与二甲双胍的配合指南,”马林呼吁:“同时考察其他药物与运动的相互作用,为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慢性病防控方案。”
研究资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参考文献:《二甲双胍削弱代谢综合征高危成人运动训练后的血管胰岛素敏感性》,作者:Steven K Malin、James T Patrie 和 Eugene J Barrett 等,2025年10月7日发表于《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DOI: 10.1210/clinem/dgaf551
文章来源:罗格斯大学
免责声明:康加号聚焦全球健康科研进展,内容基于权威期刊编辑,著作权归原始作者或合法权利人;如有权益争议,敬请在线留言处理。文章旨在健康科普,不能作为独立诊疗依据;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疗机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