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尚未启程访华,德方先对中方发出两道威胁,施压意味相当明显。事关中欧长期经贸合作,欧盟高层也有意“趁火打劫”。嘴上说着推进中德高层交流的德国政府,向中方发出了哪两道威胁?欧盟高层又提出了怎样一份针对中方的计划?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推迟访华引发的巨大争议尚未平息,德国媒体近日又曝出消息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社民党联合主席克林拜尔将于11月中旬访华,并出席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社民党发言人表示,此次党际对话将围绕外交安全、经济贸易、人权等议题展开,旨在维稳中德双边关系,继续推进两国高层沟通交流。
![]()
瓦德富尔推迟访华后,德国各界普遍担心总理默茨之后的访华计划会受到影响,如今德国政府改派一向与中方保持良好关系的社民党领袖来访,大概也是想弥合双边关系中的矛盾分歧,在平等对话中增进两国合作。只是德方这一“诚意”尚未落到实处,国内就再度传出“杂音”,还向中方发出了两道威胁。
第一道威胁,是德国总理默茨宣称要提高对中国钢材的关税,以保护本国陷入困境的行业。有报道指出,尽管在野期间,默茨明确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但走马上后,他却改口称今时不同往日,必须优先保护本国市场和制造商。默茨坦言,德国政府有必要通过提高关税、减少配额及优惠采购等方式,来保护自身利益。
第二道威胁,是德国中央银行行长纳格尔近期放话称,一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欧洲应考虑采取相应报复措施。纳格尔表示,欧洲各国在关税问题、对华竞争等议题上不能“自满”,必须克服与中国的贸易困境,同时做好在必要时采取“强硬行动”的准备。
![]()
有分析指出,默茨和纳格尔的强势姿态,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在深化中德各领域合作的同时,德国乃至全体欧洲国家仍不忘遏制、打压中国,并以中企正当权益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高抬贵手”。尽管商界人士已就此发出警告,直言此举将间接损害欧洲设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的利益,甚至让本就紧张的中德、中欧关系进一步紧张,但就当前形势来看,欧方显然没有从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的大局出发,而是执着于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默茨政府对中国放狠话的同时,欧盟高层也有意“趁火打劫”,对中国在欧洲的车企“动手”。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塞茹尔内7日表示,中美竞争对手来势汹汹,欧盟需要动手帮自家汽车产业一把,包括重新评估欧盟零排放目标,以及对中国投资“设定条件”。
![]()
眼见欧盟持续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中国车企的发展势头却不降反增,塞茹尔内急于出台新规,进一步限制中国车企发展,其实并不难理解。从数据上看,仅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就超过了64万辆;28个欧洲国家1月至6月的新车注册中,中国品牌占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1%,创历史新高。这说明前期制裁不仅没让欧洲老牌车企“站起来”,还让中国车企获得了更匡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