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即将迎来一场非同寻常的秋祭。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确认出席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组织的“白色恐怖”追思大会,并明确表示将祭拜隐蔽战线功臣吴石将军。消息一出,不仅让台湾政坛“地震”,更在两岸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这场看似普通的历史追忆活动,为何会成为引爆舆论的“火药桶”?郑丽文的举动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深意?
![]()
一、马场町的选择:历史现场的“态度宣言”
“选在马场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有台湾历史学者如此评价。作为吴石将军等烈士当年就义的地点,这片土地承载着两岸共同的历史伤痕与民族记忆。主办方将主题定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十六字主题字字戳中要害:“两岸同心”直接挑战了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历史叙事,“振兴中华”则高调亮出民族大义的旗帜。
吴石将军的身份尤为特殊——他是中国共产党在台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1950年因情报工作暴露英勇就义,被毛泽东同志赞为“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在台湾岛内,由于长期的“台独”史观扭曲,吴石的事迹曾被刻意淡化甚至污蔑为“叛国者”。如今郑丽文以国民党主席身份公开祭拜,无异于在“台独”的“历史禁区”里撕开一道口子,用行动宣告:“这段历史,我们没有忘记;这些英雄,台湾不能忘记。”
![]()
二、“和解”表态的背后:是桥梁还是筹码?
“这是历史的悲剧,希望悲剧不再重演。”郑丽文在事前的表态看似温和,实则暗藏深意。她将祭拜的核心目标定为“推动两岸和解、两岸和平”,试图在撕裂的两岸关系中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通过共同缅怀为国家统一牺牲的先烈,唤醒两岸民众对“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这步棋走得相当巧妙。一方面,她直面“白色恐怖”的历史伤痕,展现了“和解”的姿态,争取中间选民的认同;另一方面,她跳出了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话语陷阱,将议题从“统独对立”拉回“历史正义”与“民族大义”的层面。在民进党当局持续操弄“两岸对抗”的当下,郑丽文试图搭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用共同的英雄记忆,稀释冰冷的政治对立。
![]()
三、舆论风暴的核心:谁在害怕“历史真相”?
“引爆热议”的背后,是不同立场的激烈碰撞。在台湾岛内,绿营的反应堪称“炸锅”:民进党发言人第一时间痛批郑丽文 “沦为统战工具”,还有一些“台独”媒体更是扬言要发起“抵制运动”。为何他们如此激动?因为郑丽文触碰了他们最敏感的“政治正确”——在民进党构建的叙事里,所有与大陆相关的正面历史都是“禁忌”,所有追求统一的先烈都是“敌人”。而祭拜吴石将军,恰恰是对这种扭曲史观的公开反驳。
国民党内部的反应则更为复杂。有人点赞“敢于正视历史”,也有人担忧“会被扣上红帽子,影响选举”。事实上,这正是郑丽文的“一石二鸟”之计:既向外界展示国民党与“台独”划清界限的决心,也借机厘清党内长期模糊的“路线之争”——是继续在“本土”与“中国”之间摇摆,还是回归“中华民族”的根本立场?
![]()
在大陆,舆论场的反应则充满“惊喜”。有网友留言:“终于有人在台湾敢为吴石将军正名了!”大陆民众对英雄的崇敬是跨越海峡的——吴石将军为国家统一牺牲,他的事迹早已载入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成为“隐蔽战线的传奇”。郑丽文的举动,被视为台湾有识之士对“两岸共同历史”的认同,为冰冷的两岸关系注入了一丝暖意。
国际社会也在关注这场“秋祭风波”。有外媒评论:“这表明台湾社会并非铁板一块,仍有政治力量在探寻和平之路。”在“台独”势力试图营造“国际支持”假象的背景下,郑丽文的表态无疑是一个清晰的反制信号。
四、沉默的荣耀:为何“重提”就是胜利?
“让沉默的荣耀不再沉默。”这是活动主办方的核心诉求。长期以来,吴石将军等隐蔽战线英雄的事迹在台湾被刻意尘封。据台湾历史学者考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中学课本中关于“白色恐怖”的内容被不断删减,吴石等人的名字更是销声匿迹。
如今,郑丽文以国民党主席身份公开祭拜,相当于将这段被掩盖的历史“重新摆上台面”。正如一位参与筹备活动的老兵后代所说:“我们不求立刻改变什么,但求英雄的名字能被郑重念出,求历史的真相不被永远扭曲。”这种对“历史正义”的追求,本身就是对“台独”史观的有力反击——当越来越多台湾民众知道“吴石是谁”“他为谁牺牲”,民进党“切割两岸历史”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
五、未来的启示:历史记忆能否成为“和解钥匙”?
这场秋祭早已超越了纪念活动本身,成为一场历史观的交锋、一条路线的宣示。郑丽文的举动未必能立刻打破台海僵局,但它撕开了一道口子:在“抗中保台”的喧嚣之外,两岸是否还能找到基于民族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或许藏在吴石将军的遗诗中:“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位为国家统一牺牲的英雄,毕生追求的正是“两岸一家”的愿景。当郑丽文在马场町献上一束鲜花,当两岸民众共同缅怀这位“虎穴忠魂”,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丝希望:历史记忆的伤痕,或许会成为未来和解的钥匙;英雄的名字,终将跨越海峡,成为连接两岸的精神纽带。
这场舆论风暴还在持续,但有一点已经明确:无论“台独”势力如何试图割裂历史,吴石将军们用生命守护的“国家统一”信念,永远不会被遗忘。而郑丽文的这一步,无论结局如何,都已在两岸关系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