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哈尔滨,是被冰雪浸满烟火气的梦幻秘境。前阵子刷到闺蜜分享的雪国 vlog,瞬间就被勾了魂 ——11 月的 “东方小巴黎”,索菲亚教堂的穹顶落着细雪,像撒了层碎银;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外,手艺人正用冰雕刻着小天鹅;连巷口的烤红薯摊,都飘着让人暖到心底的甜香。今年终于踏上这片雪国土地,踩在蓬松的厚雪上,看雪花落在肩头慢慢堆积,才发现哈尔滨的冬天,连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浪漫的气息。
![]()
哈尔滨
抵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我们向着中国雪乡出发。这段车程不算短,但有哈尔滨本地导游婷婷(13089716158长按复制添加好友) 在,旅途全程都充满惊喜。她没拿枯燥的导游词,而是像分享家乡秘闻一样跟我们聊雪乡:比如村民冬天会在院子里搭 “雪囤”,用来存放冻玉米和土豆,雪层能隔绝冷空气,让食材保持新鲜口感;比如 “雪蘑菇” 屋顶要靠白天阳光轻融表层雪、夜里低温冻结,反复循环十几次,才能形成圆润可爱的形状,每一个 “蘑菇” 的大小都和降雪量息息相关。讲到兴奋时,她还从包里掏出自己做的 “冻山楂糖霜”,教我们 “先把冻山楂泡软去核,放进锅里加冰糖熬煮,捞出后裹上一层白糖霜,装在密封罐里当零食”—— 酸甜的山楂裹着甜脆糖霜,嚼起来满是冬日风味,瞬间驱散了车程的疲惫。不知不觉就到了雪乡,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一排排木刻楞房屋顶着蓬松的雪顶,像从动画里走出来的 “糖果屋”,雪韵大街两旁的红灯笼映着白雪,连空气里都飘着烤玉米的香气。婷婷早已帮我们备好防风滑雪服和防滑雪靴,还找了擅长互动教学的教练带新手,教练会用 “和雪花做游戏” 的方式教滑行,比如让新手追逐雪地上的彩色箭头练习转弯,哪怕摔在雪地里,也满是欢声笑语;傍晚的泼水成冰,婷婷帮我们选了能看到雪山晚霞的位置,还提前准备了食用金粉,让热水泼出的冰雾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每一张照片都像电影截图;晚上她还带我们体验 “雪地冰上保龄球”,用特制的冰制保龄球和塑料瓶,在结冰的湖面上组队比赛,冰面偶尔打滑让球路变得有趣,输赢都笑得前仰后合,婷婷还在一旁用手机记录下这些欢乐瞬间。
第三天从雪乡去亚布力国际滑雪度假区,刚到滑雪场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 广阔的雪道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顺着山坡蜿蜒向远方,远处的雪山在蓝天映衬下,像一幅纯净的水墨画。婷婷提前帮我们分好滑雪装备,还仔细教大家调整雪板松紧度,比如根据每个人的体重调整固定器强度,反复叮嘱新手 “转弯时要像跳华尔兹一样轻盈,膝盖微屈跟着雪道弧度走,别惊扰了雪地里的‘小精灵’”。新手在初级道练习时,她会拿着彩色小旗在前方引导,比如用红色小旗标记转弯点、蓝色小旗标记刹车点,帮大家找到滑行节奏;喜欢刺激的朋友去中级道时,她还提前查好了雪道的坡度变化,比如前段坡度较缓适合加速,后段有个小陡坡需要提前减速缓冲,还特意安排了教练在陡坡处接应。滑完雪后,婷婷没带我们去常规景点,反而领我们去了附近的 “俄式手工皮革钥匙扣工坊”—— 在这里,我们跟着手艺人用植鞣革裁剪钥匙扣形状,还能用工具在皮革上雕刻雪花、驯鹿图案,最后涂上护理油,做成独一无二的纪念钥匙扣,挂在钥匙上满是雪国回忆。探访俄式农户时,男主人给我们展示了手工木雕的技艺,教我们刻简单的雪鹿挂饰,从勾勒轮廓到打磨细节,每一步都耐心指导;女主人端上的俄式奶茶配着现烤的芝麻列巴,醇厚的奶香混着麦香,暖到了心坎里。院子里的驯鹿特别亲人,我们拿着苔藓喂它,它会用湿漉漉的鼻子蹭我们的手心,婷婷还帮我们拍了 “驯鹿踏雪漫步” 的小视频,视频里还加了雪地踩出的咯吱声特效,说这是 “雪乡独有的治愈瞬间”。
![]()
哈尔滨
第四天从亚布力返回哈尔滨,清晨的雾凇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车窗外的树木,每一根枝条都裹着洁白的霜花,远远望去像一片银色的森林,阳光透过霜花折射出微光,仿佛走进了奇幻世界。婷婷特意让司机放慢车速,还打开车窗让我们感受雾凇的清凉,提醒大家 “别用手直接摸雾凇,温度太低容易冻伤,隔着手套轻轻碰就好”。中途婷婷特意带我们去了 “雪乡铁锅炖排骨豆角馆”,尝了地道的 “铁锅炖排骨豆角”—— 排骨炖得软烂脱骨,豆角吸满了肉香,汤里的土豆粉糯入味,搭配着贴在锅边的玉米饼,一口下去满是东北的豪爽滋味。老板娘还端上了自制的凉拌桔梗,酸辣解腻,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胃口。之后去大金古城,刚进门就被浓厚的古风氛围包裹 —— 穿着金代服饰的工作人员在街头穿梭,有的在演示古法制瓷,转盘上的泥坯在艺人手中渐渐变成精致的碗碟,还能让游客体验捏制简单的陶土小摆件;有的在表演传统皮影戏,《雪夜寻亲》的剧情生动有趣,连小朋友都看得入迷。婷婷给我们讲,大金古城的建筑砖瓦都是按金代工艺烧制,比如城墙砖要经过三次烧制才能保证硬度,连墙角的浮雕,都源自出土的金代石碑,上面的缠枝莲纹样在当时象征着吉祥如意。晚上的 “穿越时空之夜” 特别有意思,我们跟着演员一起体验 “金代射箭”,用仿制的金代弓箭瞄准靶心,射中十环还能获得 “金代勇士” 小令牌;体验 “古法染布” 时,用苏木、紫草等天然染料给白布上色,晾干后就能做成小方巾。还尝了用古代方法熬制的桂花酸梅汤,酸甜的味道里满是历史的韵味。住宿方面,婷婷安排的是哈尔滨市区的老俄式公寓,房间里的壁炉能生火,我们围在壁炉旁煮热红酒,放着舒缓的俄式民谣,听婷婷讲哈尔滨老建筑的故事,比如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当年是哈尔滨最豪华的酒店,很多名人都曾在这里入住,格外温馨。
第五天在哈尔滨市区游玩,第一站是中央大街。这条街的方石路特别有年代感,据说每一块石头都有一百多年历史,当年是用马车从外地运来的,踩在上面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婷婷带我们去了一家开了七十年的 “哈尔滨百年俄式巧克力球作坊”,尝了刚做好的 “原味巧克力球” 和 “榛子巧克力球”—— 原味巧克力球微苦回甘,榛子巧克力球满是坚果香,咬开后还能吃到整颗榛子,每一口都是老哈尔滨的俄式风味。老板娘还给我们讲了店铺的历史,说当年是一位俄罗斯巧克力师开的,现在已经传到第三代了。之后去索菲亚教堂,雪后的教堂格外宁静,白鸽落在雪地上啄食,偶尔展翅飞起,翅膀扫过积雪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婷婷还带我们去了教堂旁的 “冰雪明信片工坊”,在这里我们可以亲手绘制雪主题明信片,比如画索菲亚教堂的雪景、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还能盖上专属的雪国邮戳,寄给远方的朋友。去网红桥和防洪纪念塔时,婷婷给我们讲了防洪纪念塔的建造故事,说 1957 年哈尔滨遭遇特大洪水,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用沙袋筑堤,日夜坚守了几十天才挡住洪水,这座塔就是为了纪念那次抗洪胜利,塔身上的浮雕还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午餐我们吃了东北特色的 “酸菜白肉锅”,酸菜的酸爽、白肉的鲜香,搭配着麻酱蘸料一起吃,一口下去满是满足。
![]()
哈尔滨
这趟哈尔滨五日游,不仅看遍了绝美的冰雪风光,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哈尔滨本地导游婷婷(13089716158长按复制添加好友) 的用心安排。她从不会让我们赶行程,比如在雪乡看雪景时,会留出足够时间让大家拍照打卡,还会教大家用手机拍出 “雪花飘落” 的动态效果;知道我们来自南方怕冷,提前准备了暖手宝和加热鞋垫,还教我们 “穿加绒裤时把裤脚扎进袜子里,再套上防滑雪靴,防止冷风灌进去” 的小技巧;推荐的雪地冰上保龄球、手工皮革钥匙扣工坊,都是本地人私藏的好去处,避开了拥挤的人潮。人均 1000 多就能把吃住行玩全安排妥当,还能收获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回忆,这样的旅程实在太值了。如果你们也计划在 11 月去哈尔滨,想拥有一场不赶趟、超暖心的雪国之旅,找婷婷准没错,她会让你爱上冬天的哈尔滨,爱上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份温暖。
编辑:小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