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颍州晚报】
11月7日立冬,35岁的董犇在安医大二附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历经九年等待,这位来自阜阳市临泉县高塘乡的小伙,终于用行动兑现了承诺,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点亮了生命。
![]()
董犇曾在医院工作,对献血救人的意义有着深刻认知。自2011年起,他便坚持义务献血,迄今已有14次献血经历,累计献血量达5600余毫升。2016年,在一次义务献血中,董犇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能为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希望,当即登记入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登记志愿者。
今年8月,董犇接到来自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已经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救人?
“当然!”董犇一口应允。他通过资料查询,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要求较高。为了能够顺利捐献,董犇决定戒烟戒酒,锻炼身体,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此后的三个月,董犇为达标全力奔跑:每日5公里河坝长跑,或在小区积极锻炼。至10月体检,他所有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
![]()
11月2日,在临泉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董犇抵达安医大附二院,经过5天的前期准备,在立冬清晨走进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近4个小时的采集后,280余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完成,将第一时间送往患者身边。董犇也因此成为全省第821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
在省红十字会转来的受捐者的感谢信中,对方再三向董犇表达谢意。在表达对患者的祝福后,董犇委托工作人员转告对方:“不用谢我,要谢的话,就感谢伟大的祖国。没有国家搭建的捐赠桥梁,我就没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机会,也就没有这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李晶晶 文/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