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5年中国全额缴纳联合国常规会费6.8573亿美元(约48.8亿元人民币),联合国副发言人哈克特意用中文致谢。
![]()
交了会费有什么用,不交会费和交的有什么区别,老美没交也不是一样霸权主义吗,联合国起什么作用,巴以冲突,俄乌局势,联合国谴责起作用了吗?
![]()
48亿打水漂?
这对比,简直是太明显了。
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的“股东”,理论上应承担约22%的常规预算和25%的维和预算,本应在国际事务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但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把缴纳联合国会费当成一种政治博弈工具,想给就给,不想给就拖延,甚至以此施压其他国家。
![]()
最近几年,这种作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联合国的会费迟迟未缴,却悄悄补上了拖欠世贸组织的款项。
这背后的逻辑似乎很明确,对自己有直接利益的组织愿意付钱,暂时用不上的先欠着。
这样的功利主义操作,把“选择性负责任”的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
而另一边,作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中国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中国承担了近20%的预算份额,截至10月底前,就已经把超过48亿元人民币的会费全额缴清,没有一分拖欠,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无论是常规预算还是维和预算,中国的资金按时到位,为联合国的日常运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国际责任的重视,更是在全球治理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一欠一缴,高下立判。
![]()
联合国方面对此也深有感触,发言人在公开场合甚至用中文连声道谢。
那一句“谢谢”,不仅仅是感谢资金到账,更是在认可一种责任态度、一种诚信精神。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担心联合国能否维持运转、能否支撑到明年时,中国的这笔款项,犹如一剂强心针,给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注入了稳定感和信心,也彰显了大国应有的担当。
有人或许觉得这笔钱砸进了水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别小看这笔钱,它首先是一张进入全球最高议事厅、并能坐稳发言的“基本门票”。
![]()
《联合国宪章》写得明明白白,缴纳会费是所有成员国的硬性义务,不交钱,就得靠边站。
规矩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如果一个国家拖欠的费用,超过了前两年应缴金额的总和,那么它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将被暂停。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失去投票权,就等于在全球舞台上被“禁言”。
这恰恰解释了第一大欠费国美国的奇特操作。
美国累计拖欠的会费总额已经突破了30亿美元,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
可他们总能通过“精准计算”,把欠款额度巧妙地控制在这条红线之下,保住自己的投票权。
这种行为本身,就反向证明了这张“门票”到底有多金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贡献国的守信履约。
这不仅仅是履行义务那么简单,按时全额缴费,意味着在审议联合国预算时,中国能理直气壮地要求财务透明,拥有更强的发言权。
![]()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一个国家的会费分摊比例,直接影响着该国人员在联合国职员晋升机会中的权重,占比高达约55%。
这套机制,就是将财政贡献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组织内部影响力的过程。
那么,这笔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它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无数人实实在在的希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发出警告,这个庞大的国际组织正面临“破产”的风险。
![]()
财务危机已经严重到什么地步?联合国在日内瓦的总部,为了省钱不得不关停扶梯,缩短大楼的开放时间。
甚至,削减近6900个职位、裁掉四分之一维和人员的方案,都曾被摆上桌面讨论。
中国的这笔钱,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送去的“燃料”。
它会被分解成无数具体的援助项目,比如变成17万吨食品和药品,运送到加沙地区,成为那里超过200万平民赖以生存的物资。
它还会变成南苏丹等地维和部队的后勤补给,确保这些蓝盔士兵能够继续在冲突地带维持脆弱的和平。
![]()
放眼全球,超过五十场冲突中的人道救援行动,都依赖着联合国的资金运转。
可以说,这笔会费直接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是全球人道主义体系的“生命线”。
对待会费的不同态度,已经演变成了大国之间无声的博弈场。
一方通过履行责任,占领了道义高地。
另一方则用“赖账”行为,不断透支着自己的信誉。
![]()
中国的按时缴费,被外界视为对多边主义体系的“续命”,是在用行动支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这种做法,让其在批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时,腰杆挺得更直。
反观美国,其行为则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双重标准。
一边是接近9000亿美元的年度军费预算,堪称天文数字。
另一边却是对联合国30多亿美元的欠款斤斤计T较。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其“世界警察”的形象大打折扣,被许多国家批评为对道义底线的践踏。
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激起了广泛不满。
![]()
尽管美国的霸权地位仍在,但其道义上的合法性正被这种行为一点点侵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巴以问题上,美国频繁在安理会动用一票否决权,一次次阻挠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通过。
而美国的否决权行为恰恰说明,联合国并非可有可无的“摆设”。
如果这个平台毫无作用,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地去阻止它发声?
联大决议虽然没有强制约束力,但它能够逐步凝聚起强大的国际共识,形成道义上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即便是霸权也无法完全随心所欲。
![]()
比如在有关俄乌冲突的决议中,美国的立场就曾因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而被迫做出调整。
在这本全球“权力账本”上,每一笔拖欠,都是对自身信用的透支。
而每一笔及时的缴付,则是在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多边的世界秩序添砖加瓦。
这48.8亿元人民币,投下的不是水漂,而是一块改变未来格局的基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