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之滨,寒意渐浓,但职业教育的热度在这座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持续升腾。
今天,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排位赛在津门正式开启,这是继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天津迎来的又一国际盛事。159支国内代表队和30支国际代表队的青年学子在此共同竞技。而这座城市,也通过这方特殊的“擂台”,向世界展示其职业教育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这场国际赛事再次“牵手”天津,其背后是这座城市在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国际化领域深耕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全国产教融合立法先行者,天津以一部《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构建起“权责界定—激励约束—监管评估”三维法治框架,让校企合作从政策推动走向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三大实体协同发力,从“海油工程订制班”到“联想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近百个产教协同项目见证着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天津,职业教育跨越山海。当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在亚、非、欧三大洲的23个国家扎根开花,当以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鲁班工坊”项目荣获世界职业教育大奖,天津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跨越。在哈萨克斯坦的实训中心、巴基斯坦的地铁项目、葡萄牙的工程课堂,来自天津的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正深刻影响着合作国的职教生态。截至目前,鲁班工坊已开展学历教育近3万人、技术培训达到11万人次,培养海外本土师资5000人次——这组数字背后,是天津职教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在天津,这种国际化合作正在迈向新的高度。今年9月,作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标志性成果,中国—上合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落户天津,秘书处设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合作中心,老师们正在讨论如何整合企业与院校的资源,切实发挥出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教育装备研发推广联盟的积极作用,开发出适配上合组织国家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装备与教学资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赵文平表示,合作中心将依托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教育装备研发推广联盟,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多语种课程资源平台,精准服务成员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从一部立法到三大平台,从鲁班工坊出海到EPIP教学模式获得大奖,再到中国—上合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的落地——天津正以持续的改革实践,构建起具有示范意义的职业教育“中国方案”。当各国选手在赛场上切磋技能,天津也在世界职教舞台上展示着产教融合的深度、国际合作的广度、服务发展的精度。
开赛在即。赛场之内,是速度与精度的较量;赛场之外,是城市职教实力的系统呈现。作为多次承办世界和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城市,天津以专业高效的赛事组织与服务体系,展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作为全国唯一承办此次大赛排位赛的中职学校,组建七大专业工作组,将其连续12年承办国赛的深厚经验,转化为一套高效、可靠的保障体系。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和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承办校正全力以赴,从技术保障到志愿服务,从设备调试到后勤支持,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天津服务”的品质追求。
随着大赛拉开战幕,天津职业教育也站上了面向未来的新起跑线。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标杆”,天津不仅为大赛搭建了竞技舞台,更通过这张“国家名片”,让中国职教成果赢得世界瞩目。
在这里,技能成为联通世界的语言,合作成为共赢发展的桥梁。面向未来,这座城市的职教故事,还将继续为世界提供可借鉴的“天津答案”。
来源:天津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