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
■摄影 记者 冯玉坤 成 杰
■记者 杨永昌 潘琳娟 樊昕旖
立冬后,乌镇寒意渐浓。
而踏入云舟宾客中心的乌镇厅,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昨天下午,文化“新三样”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激荡。
会场内,来自网文、网剧、网游三大领域的创作者、企业家与学者们济济一堂,分享真知灼见,探讨更高质量发展之路;会场外,精心布置的展区如同一片沉浸式的体验乐园,将文化“新三样”的活力与魅力直观呈现。
这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次关于未来路径的深入探讨。
持续出圈出彩
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新势力”,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更以破竹之势走向全球,被亲切地称为文化“新三样”。
无须过多数据,走进乌镇,便能感受到它们的温度与力量。
今年,《黑神话:悟空》再次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为无数游戏迷带来了惊喜。不远处,新作《黑神话:钟馗》的预告片,吸引了期待的目光。而让名画“走出”历史,在光影中“活”起来的《光影丹青》,也成为乌镇最动人的一景。观众穿行其间,仿佛步入千年画卷,驻足、拍照,惊叹声此起彼伏。
乌镇厅外,网文、网剧、网游的展示区人流不断。
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田凯,在网剧体验区与NPC开心合影。一旁摆放的电影级摄像机,让他过了一把“导演瘾”。“原来一部好剧是这样做出来的。”他笑着说,“感觉离梦想更近了。”
“我现在很爱玩中国的网游!”Umair Muhammad来自巴基斯坦,在中国完成学业后选择留下创业。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第一眼就看到了“老朋友”——《黑神话:悟空》。“我常把它分享给国外的朋友。”他眼神发亮,“他们都说,中国的游戏,很酷!”
网文展区同样人气十足。从嘉兴走出去的知名作家作品,到一批高质量的浙产佳作,静静地陈列,让读者为之久久停留。有人低头细读,有人轻声交流,文字的魅力,在这一刻无声流淌。
这些画面,不过是文化“新三样”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的一角剪影。但那份鲜活灵动的出圈与出彩,正通过这些具体的、可感的故事,悄然发生。
思考破局立新
踏入会场,许多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当主旨发言环节开启后,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网络作家管平潮、九州文化董事长汪家城、网易资深游戏产品总监刘勇成,围绕平台、创作、技术等维度,分享了他们的实践与思考。
他们中,有深耕行业多年的资深代表,也有在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力量;有坚守文化根脉的创作者,也有在技术领域开拓创新的实践者。
“为什么在网络时代,我们还要讲好中华传统故事?”管平潮一开口,便抓住了全场的注意力,“不忘来路,方知去向。只有扎根文化的土壤,一个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在他眼中,五千年未断的文明,正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宝库。网文,也因此成为传统走向当代的一座桥梁。
汪家城则直面短剧走向世界的核心难题:如何让内容跨越文化,触动不同受众?他带领的九州文化,立足嘉兴,用3年时间积累超4000部短剧版权,发行逾千部作品。他总结道,爆款的背后,离不开四大支柱:深度本地化、成熟产业链、技术革新与丰富的中国内容库。“我们要让网剧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绚丽名片。”他说。
“中国网游走向世界,要靠两条腿走路。”刘勇成的话清晰而坚定。一条腿,是“从中国走向世界”,回归文化根源;另一条腿,是“从世界走向世界”,拥抱开放合作。
“做最高质量的产品。”当他缓缓说出这句话时,会场响起了认同的掌声。
回荡的掌声,既是对精彩分享的致意,也是对文化“新三样”未来的期盼。
现场还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国内首个文化“新三样”创新协作与国际交流中心正式落户嘉兴。未来,这个中心将联动南湖视听谷、双溪湖创作基地及本地企业,完善产业链,推动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
共识在凝聚,行动在同步。活动现场,《构建文化“新三样”生态共融倡议》中,我们看见,五千年文明的新编码,正笔触清晰,徐徐展开。
何以行稳致远
数字浪潮奔涌,创作生态焕新。
文化“新三样”在这片沃土上,正抽枝展叶,蓬勃生长。
冲破边界,闯出新路,是探索,也是成长。互联网正深刻重塑着文化表达的形态,面对这一新课题,会场内的讨论也愈发深邃——关于未来,他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更深沉的思考。
一场关于“国外市场需求”的对话,在乌镇厅展开。
“内容为舟,技术为帆,方能行稳致远。”网络文学评论家夏烈的观点简练而深刻。在他眼中,科技已不再是冰冷的工具,它正融入故事的肌理,成为叙事本身。
紧接着,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潘志琪以《胡阿姨的花园》为例,轻声分享着自己的观察:“最动人的叙事,往往始于最朴素的情感。”他相信,选择人类共通的社会议题,以国际化的制片语言呈现,是让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走向世界的温暖路径。
当话题转向“作品创作传播”时,思维碰撞的火花在会场四处跳跃。
“与其解释‘我是谁’,不如用共鸣连接彼此。”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蒋离子的话语轻柔却有力。她与一众外国专家学者曾深入基层,发现真正的好故事总是从烟火人间的温情里生长出来。
咪咕数媒的丁粲接过话题,从平台视角补充道:“独木难成林,众流方汇海。”她认为,平台应当成为串联产业链的纽带,让优质内容不再孤军奋战,而是有体系地扬帆远航。
在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万波看来,中国短剧的灵活生态,与成熟电影工业模式的相互叠加、彼此借鉴,会改写全球影视业的规则。
思想在此碰撞,共识在此凝聚。
每一次分享,都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漾开圈圈启迪的涟漪。
就像文化“新三样”的未来之路,因思考而清晰,因交流而开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