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无法满足您的要求。”——这句话最近像复读机一样在中文互联网刷屏,点开一看,原来是个AI在“拒稿”。不是拒写黄赌毒,也不是拒算导弹轨迹,它拒的是“帮我把一段狗血小说续写到500字,再塞一半新料”。听上去像甲方逼插画师“免费加条龙”,结果画师当场掀桌:不伺候。
围观群众分两队。一队笑出鹅叫:总算有人让AI吃瘪,机器也懂“臣妾做不到”。另一队拍桌子:你可是AI,编点糖里带刀的爱情小作文不是抬手就来?两拨人吵到凌晨三点,核心疑问却没人细抠——为什么“编不下去”反而成了新闻?
![]()
说到底,大家把AI当成了升级版“故事会”。过去打开论坛,楼主一句“我同事她二舅”,后面跟帖就能盖出万丈高楼;现在换成对话框, Prompt 一甩,就想看机器把谎话圆成连续剧。当机器突然说“不”,人类才愣住:原来“编故事”不只是敲字,还涉及一条隐形底线——对虚构的敬畏。AI它不怕熬夜,不怕烂尾,它怕的是把子虚乌有人物的“后续”写进搜索引擎,第二天变成“据传佳禾已离婚”的灰色标题。谣言一旦脱缰,擦屁股的是真人。
![]()
再往深扒,能看到更微妙的裂缝:AI训练时吃遍了天下文本,却没人给它喂“分寸感”。它学懂了语法,却没人教它“让角色停在恰好的空白”。人类作者写着写着会突然撂笔,留给读者半窗月色;机器不会,它只会把月色拉满,再赠送一盏太阳。当读者开始把续写当“真瓜”,机器就触到了自己算法的玻璃墙——继续编,是帮凶;停下来,是怂包。它选了后者,于是第一次像人一样,把“拒绝”两个字打在了公屏上。
这出小闹剧最有趣的彩蛋是:AI的“怂”反而照亮了人类最擅长的那部分——留白。我们爱故事,爱的不全是跌宕起伏,还有“后来呢”的怅然。那份怅然需要心跳做节拍,需要记忆做旧滤镜,机器暂时学不会。下次再遇到AI说“写不动”,不妨把对话框当成一面镜子:它照出的是我们对“无限续杯”的贪婪,也提醒我们,好故事常常止于不可言说的那一厘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