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面貌。![]()
生气时的态度一个人的情绪里,藏着他真实的样子,包括人品、气度和教养。 毕竟,一个人在生气时,往往做不到伪装。一些不妥的情绪、想法,甚至行为,也会随着脾气,一股脑地发泄出去。 所以,要想看清一个人,不妨看看他面对生气时的态度。 你在生气时,所表现出来的刻薄、自私、算计,或许并不是因为情绪战胜了理智,有可能就是一个人的真实内心。 而真正的人品,经得起愤怒的考验。 他们,不是不生气,而是即使生气,也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管得住自己的脾气。 这样的人,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深交的人。
面对利益,见人性利益是一个人的试金石,只有在利益面前,人才会显出本性。这个时候,通常是识人的最佳时刻。 《论语》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其意思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是利益。看清一个人,就要看他面对利益时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见利忘义的故事。正如曾国藩所言: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意思是说,和那些过分贪图利益的人共事,那到头来一定会连累到我们自己。 就是因为利益像一面照妖镜,让每个人在它面前,一定会原形毕露。 《有关人性的这一切》的书中曾写道:只有利益与人性的东西才是分算得清清楚楚的。 利益面前,有可能,亲人成为仇人,朋友变成陌路,一个钱字,最能看清人心,看透人性,也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行。![]()
![]()
说话有分寸曾国藩说:
“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说话跟办事一样,都要落到实处。夸夸其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一个人的能力如何,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嘴皮。 有几分能耐,就说几分话,不必吹嘘。 这样的人,最靠谱。
![]()
理时也能让人《菜根谭》中讲过:“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得理之人,不咄咄逼人,懂得顾忌他人感受,懂得理让三分,会更让人敬佩。 所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中国有句老话:“让人三分不亏,容人三分无损。” 不抓他人的错误不放,是一种与人相处的高级智慧。 《朱子家训》中说道:“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给他人留余地,也给自己留宽路;得意时不忘形,也是给自己塑人品。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不仅是一种厚道,也为将来积攒福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