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把家里一百多万都借给了我舅,我爸偏瘫还被劝送进了养老院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家100多万被舅借走不还,偏瘫父亲被他劝送养老院4年,母亲被PUA偏心到底。

我隐忍10余年。

母亲去世后,我马上建立1个超过100人的家族群,舅舅连夜送钱……



我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条件好,这话不是我吹,是乡亲们看着的。

我爸是个能人,瓦匠、木匠、水电工样样精通,就连村里红白喜事的活儿,他也能搭把手操持。

他人实在,干活儿利落,收费还公道,知道村里大多是庄稼人,手头不宽裕,经常有人赊账,他也从不催。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掀开炕席总能看到一沓沓零钱,有皱巴巴的五块、十块,偶尔还有五十的。

我问我爸这是谁放的,他擦着工具箱上的灰,头也不抬地说:“还账的呗,我不在家,他们就塞这儿了。”

后来我才知道,不少乡亲还钱时都会多给几块,说我爸帮了大忙,这点心意不算啥。

我爸推辞不过,最后大多又用在别处了——谁家孩子上学差学费,谁家老人看病急用钱,他知道了总会偷偷帮衬。

我妈和我爸性格完全不一样,她耳根子软,尤其听我舅舅的话。

我舅舅家在村里条件排第二,开着食杂店,还收粮食,日子过得滋润,可他总爱往我家跑。

每次来,我爸都好酒好肉招待,炒几个硬菜,开一瓶散装白酒。

我舅舅酒量不行还爱喝,一喝醉就开始闹事,找茬儿。 “姐夫,你说你挣这么多钱有啥用?”他脸红脖子粗地拍着桌子,唾沫星子溅到菜盘子里,“最后还不都给闺女?哪像我,有儿子,以后养老不愁。”

这话明晃晃地炫耀,我爸皱了皱眉,没吭声。

他是个有文化的人,知道和醉汉讲道理没用。

可我妈偏偏配合,在一旁搭腔:“你舅说得也不是没道理,闺女终究是要嫁人的。”

我那时候年纪小,看着舅舅得意的样子,心里憋得慌,想反驳又不敢。

我爸拉了拉我的手,摇摇头,意思是让我别往心里去。

舅舅最常干的事儿,就是管我家借钱。

“姐夫,最近收粮食差周转资金,你先借我点,过阵子就还。”他每次说得都挺诚恳,可从来没主动还过。

我爸心里有数,舅舅家不缺钱,就是想占点便宜,所以每次都婉拒:“你生意做得好,不差这点钱,我这儿的钱还得留着给孩子上学,万一有个急事也好用。”

这话一出口,舅舅脸就沉了,咬牙切齿地瞪着我爸,没一会儿就摔门走了。

接下来就是我妈的“表演”,她会和我爸大吵一架,拍着大腿喊:“都是亲戚,帮衬一把怎么了?你咋这么小气!”

我爸不急不躁地反问:“他有钱开商店、收粮食,比咱们还宽裕,为啥要帮有钱人?”

我妈被问得哑口无言,憋了半天,最后摔门进了里屋,好几天不搭理我爸。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舅舅来一次,家里就闹一次,可我爸始终没松口借钱,他总说:“亲戚之间,讲究的是互相尊重,不是单方面占便宜。”

变故发生在我二十岁那年。

我爸在给邻村盖房子时,从房梁上摔了下来,送到医院抢救了半天,命保住了,却落下了偏瘫的毛病,半边身子不能动,说话也含糊不清。

家里的天一下子塌了,我每天守在医院照顾,我妈哭得眼睛红肿。这时候,舅舅主动找上门了,说是来帮忙拿主意。 “姐,姐夫这情况,以后得专人照顾,你们俩肯定忙不过来。”

他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跷着二郎腿,“我看不如送养老院,那里有专业的人伺候,比在家强。”

我当时就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舅舅,那是我爸,怎么能送养老院?我们自己能照顾。” “你一个姑娘家,以后还要嫁人,总不能一直守着病人吧?”

舅舅瞥了我一眼,转头对我妈说,“姐,听我的,养老院条件好,省得你受累,也不耽误孩子。”

我妈本来就没主意,被舅舅这么一说,居然动了心。

我爸躺在病床上,眼神浑浊,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只能呜呜地哼着,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流。

我看着心疼,又劝又哭,可我妈铁了心听舅舅的。

没过多久,就真的把我爸送进了镇上的养老院。

这事儿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村里人都知道我家有钱,平时最仁义,可如今男主人偏瘫,居然被送进了养老院。

就连村里条件最差的王婶,她老公半身不遂,都是自己在家伺候,从没提过送养老院的事儿。

每次我去养老院看我爸,他都默默地看着我,不怎么说话,可我知道他心里不好受。

养老院的护工说,我爸很少主动说话,有时候会对着窗户发呆,一看就是大半天。

我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可我妈被舅舅洗脑得厉害,总说:“你舅说得对,在养老院有人照顾,比在家强。”

四年后,又一件事让我和我妈、舅舅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我爸生病前,把村里一块闲置的宅基地给了邻村的张叔。

张叔家里条件不好,老婆常年生病,孩子上学还要花钱,我爸看着可怜,就主动把宅基地让给了他,没要一分钱。

这事被舅舅知道了,直接跑到我家,对着我妈大发雷霆:“姐,你是不是傻?那宅基地再不值钱,也是块地啊!姐夫都瘫痪了,还瞎做主,给外人不如给我啊!”

我妈被骂得火冒三丈,当天就坐车去了养老院,对着我爸劈头盖脸一顿说:“你都瘫在床上了,还管这些闲事!那宅基地给你外甥不好吗?为啥要给外人!”

我爸躺在床上,看着我妈,嘴角扯出一丝苦笑,含糊不清地说:“他……难……不值钱……”

我站在一旁,看着我爸无力的样子,心里又气又酸。

舅舅自己有钱有势,却连一块不值钱的宅基地都要争,我妈居然还帮着他指责我爸,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从那以后,我对我妈和舅舅的意见越来越深,也暗暗下定决心,等我成家了,一定要把我爸接出来。

又过了几年,我结婚了,老公心疼我,也理解我的心思,我们一商量,就把我爸从养老院接回了城里,和我们一起住。

我妈不愿意进城,说住不惯楼房,还是喜欢农村的院子,就留在了老家。

没过多久,舅舅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语气格外“亲切”:“闺女,你妈一个人在老家孤独,你看你现在条件好了,不如在老家买个大点的房子,以后你爸妈老了也有地方住,你弟弟以后回老家也能落脚。”

我听着就觉得可笑,什么为了我妈,分明是想让我买房子给他儿子留着。

我爸中年的时候被他劝去养老院,老了需要人照顾了,他倒想起让我买大房子了。

“舅舅,我在城里有房子,我爸现在跟着我住,挺好的。”

我语气平淡地拒绝,“老家的房子够我妈住了,不用再买。”

舅舅被我噎了一下,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

我知道,他肯定又在心里记恨我了,可我不在乎,我不能再让他算计我们家。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接我爸进城的这几年里,我妈把家里所有的存款,足足一百多万,都借给了舅舅。

我问我妈为啥要借这么多钱,她支支吾吾地说:“你舅说他要扩大生意,差资金,还说很快就还。” “他自己有钱,为啥还要借咱们家的?”我又气又急,“那是你和我爸一辈子的积蓄啊!”

我妈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知道,她还是抹不开面子,总想帮着娘家人。

没过多久,我妈就病倒了,总说喘不上气,去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肿瘤转移,需要住院治疗。 她给我打电话,声音带着哭腔:“闺女,妈住院需要钱,你先给妈拿点。”

“你自己的钱呢?你不是把一百多万都借给舅舅了吗?”我忍不住质问。 我妈哭着说:“我给他打电话了,他说现在没钱,让我先找你借着。” “让他养你吧,你把钱都给了他,现在该他尽孝了。”

我心里又酸又气,可终究还是心疼我妈,第二天就赶回老家,给她交了住院费。

舅舅很快也知道了我妈住院的消息,没来看过一次,反而给我打了个电话,语气带着指责:“闺女,你妈住院了,你怎么不多伺候伺候?都是一家人,别太计较。”

“计较?”我忍不住冷笑,“舅舅,你借我们家的一百多万什么时候还?你要是把钱还了,我自然能好好照顾我妈。”

电话那头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舅舅没说一句话就挂了。

或许是被我怼得没办法,又或许是怕村里人流言蜚语,舅舅后来总算去医院照顾了我妈几天。

可他那心思根本不在照顾人身上,每天在医院里指手画脚,还总抱怨医院条件差,照顾病人累。

后来,我妈妈的病没事了。

这几年,我的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开了个小店,生意不错,也挣了些钱。

我喜欢旅游,有时候出去游玩,会在朋友圈发点照片,我妈看到了就会打电话说我:“别总发这些,亲戚们看到了该说你了,天天出去玩,不知道省钱。”

后来。我全款买了辆奔驰GLC300,提车那天很高兴,拍了张照片发了朋友圈。

我妈看到后,立马给我打了电话,语气急切:“赶紧删了!亲戚朋友问起来,你就说分期付款买的,低调点!”

“我自己全款买的车,为啥要说是分期?”我急眼了,“不就是舅舅嫉妒吗?他见不得咱们家过得好!”

我妈被我说得没话说,最后叹了口气,挂了电话。

我知道,她这辈子都在为娘家人的面子活着,却从来没考虑过我和我爸的感受。

没过多久,舅舅查出了脑梗,又给我打电话借钱。 “闺女,舅舅得了癌症,需要做手术,你先借我点钱,等我好了就还你。”

他语气恳切,仿佛忘了之前借的一百多万还没还。

“舅舅,你借我们家的钱还没还,现在又来借钱,你觉得合适吗?”

我直接拒绝,“我没有钱,就算有,也不会再借你了。”

舅舅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在电话里骂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我心里没有丝毫愧疚,他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妈的病情加重了,确诊是肺癌晚期。

我带着她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可舅舅自始至终没提过还钱的事,甚至很少来医院看望。

我妈去世前,我忍不住问她:“妈,你帮了娘家人一辈子,把所有的钱都给了舅舅,现在你住院,他一分钱不出,也不怎么来看你,村里人都在笑话你,你后悔吗?”

我妈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虚弱地说:“我帮娘家人,没啥笑话的,都是应该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