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1日起,工信部要落地两条新规,专门管手机和智能汽车的安全——不是啥“虚头巴脑”的政策,就是盯着咱们日常用的东西,把“安全的底线”给划实了。今天像聊天一样把这两条新规拆清楚,你看完就知道自己以后能少踩啥坑。
![]()
第一件:你的手机,不能再“逼你给权限”“偷偷传数据”了
咱们平时用手机,是不是常遇到这事儿:下载个APP,弹出一堆权限请求,“不同意就用不了”;刚和朋友聊完想买的东西,转头购物软件就推同款广告。2026年1月起,这些操作都要被管起来。
新规里说死了两件事:
- 权限不能“强要”:比如你下一个拍照APP,它要“读取通讯录”的权限,你可以直接拒绝,而且拒绝后APP必须让你正常用拍照功能——不能再拿“权限”卡着你用基础功能。
- 数据不能“偷传”:APP不能偷偷收集你的浏览记录、位置信息,更不能随便把这些数据卖给第三方。要是你发现某APP偷偷传数据,直接投诉,企业会被罚款。
还有个实用的:新手机出厂必须带“数据安全检测工具”——就像给手机装了个“隐私放大镜”,你能随时查到哪个APP在后台偷耗电、偷传数据,不用再靠“感觉”猜是不是中了病毒。
对咱们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再当“权限奴隶”,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收货地址这些隐私,能少泄露点,用着更踏实。
第二件:智能汽车,不能再“联网就不安全”“数据随便用”了
现在不少人开智能汽车,能联网导航、远程控车,但也有人担心“车机被黑客入侵,刹车失控”“行车轨迹被随便卖”。2026年1月起的新规,就是把这些风险给堵上。
新规里有两个关键要求:
- 车机系统要“分开”:智能汽车里“管刹车、油门”的控制系统,和“连热点、刷视频”的娱乐系统,必须物理隔离——就算娱乐系统中了病毒,也碰不到控制行车安全的系统,开车时不用再怕“联网出事”。
- 行车数据不能“乱用”:你的行驶轨迹、车速、充电记录这些数据,车企只能用来修你的车,不能拿去做广告、卖信息——除非你明确同意,不然车企动这些数据就是违规。
要是你开智能汽车,以后不用再纠结“联网不安全”,自己的行车隐私也能保住了。
为啥现在出这些新规?
其实是咱们用的东西越来越“智能”,但安全漏洞也越来越多——手机偷传数据、车机被入侵的新闻不是没见过。这两条新规不是“限制功能”,是给企业划了条线:可以做智能产品,但不能拿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换“方便”。
1. 2026年1月之后买新手机、新智能汽车,记得看看有没有“数据安全检测工具”“车机系统隔离”的标识——这是新规要求的“标配”,没有的话别买;
2. 要是现在用的APP还在“强要权限”,等新规实施后,直接打12381(工信部投诉电话)举报,一投一个准。
你平时用手机会随便点“同意权限”吗?开智能汽车的时候,担心过车机的安全吗?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新规实施后手机、汽车的“安全自查清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