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诗词
编辑/2025年11月7日
![]()
晚唐孤韵:司马扎诗三首
司马扎,晚唐大中年间诗坛的一位“隐者”,生卒里贯皆无确考,却以沉郁凝练的笔触,在唐诗星空中留下独特光芒。其诗作多聚焦宫怨、羁旅与隐逸,既承袭盛唐余韵,又饱含晚唐文人的沧桑感,尤擅以景衬情,将身世之叹与世事之思悄然融入笔墨,以下三首代表作,尽显诗歌艺术精髓。
![]()
一、《宫怨》
诗歌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讲解
此诗被誉为“晚唐宫怨绝句翘楚”,通篇不直接描摹宫女形貌,却以景物暗喻深宫愁绪。参差柳色遮蔽画楼,晓莺啼鸣本是明媚春景,此处却成“满宫愁”的引子,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凄切。“年年花落”双关宫女青春流逝,落花随御沟春水空流,恰如宫女被幽禁的人生,无人问津、徒然消逝,将深宫女子的绝望与悲凉藏于景物之中,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二、《弹琴》
诗歌
凉室无外响,空桑七弦分。
所弹非新声,俗耳安肯闻。
月落未终曲,暗中泣湘君。
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讲解
全诗以弹琴抒怀,道尽知音难觅的孤独。凉室寂静,空桑木所制的古琴奏响古调,而非迎合世俗的新声,暗喻诗人坚守本心、不随流俗的品格。“俗耳安肯闻”直接点出怀才不遇的苦闷,月落时分曲未终,诗人已暗自落泪,借湘君泣舜的典故,将个人失意升华为千古知音之叹。末句“千里苍梧云”意境开阔,把满心愁苦寄于天地之间,余韵悠长。
![]()
三、《送归客》
诗歌
多才与命违,末路隐柴扉。
白发何人问,青山一剑归。
晴烟独鸟没,野渡乱花飞。
寂寞长亭外,依然空落晖。
讲解
这首诗既是送友,亦是自抒胸臆。首联“多才与命违”道尽晚唐文人的共同境遇——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最终只能归隐柴扉。“白发何人问”写尽世态炎凉,“青山一剑归”则尽显隐逸之志。颈联以“独鸟”“乱花”绘就萧瑟之景,与尾联“寂寞长亭”“空落晖”相互呼应,将送别之愁与身世之叹融为一体,沉郁苍凉,耐人寻味。
![]()
后絮
司马扎的诗,无雕琢之痕,于平淡中见深情。三首诗作或写深宫之悲,或抒知音之渴,或叹身世之困,皆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其文字间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悲悯,也藏着对时代的隐形,如晚唐的一抹残晖,虽不炽热,却足以照亮千年后读者的心灵,让人在字里行间,读懂那个时代文人的坚守与怅惘。
注:
晚唐风骨,字字珠玑!司马扎的诗太有韵味了,感谢欣赏~ 愿友友们在诗词中遇见温柔,日子如诗般清雅,岁岁无忧!
图片由AI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