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我把“我们”的聊天记录滑到顶,手指比脑子快,先一步把置顶取消了,那一刻像拔掉输液针,疼,但血终于开始流回自己身体。
![]()
哈佛那帮人说90%的人分手会卡在“双相痛苦期”,我点头如捣蒜:白天我可以把PPT做得飞起,夜里却对着外卖盒哭到隐形眼镜打卷。
![]()
别骂自己没用,这是大脑里理性前锋和情绪后卫在抢球,皮质醇爆表,胸口当然会实打实地疼。
知道疼是化学,不是矫情,我就敢把止痛大权夺回手里,而不是等他一句“你还好吗”。
TikTok上那群00后玩21天戒断挑战,我偷师了,但没烧照片——太老派。
![]()
我把“他答应却爽约”的截图全扔进一个云相册,设成30天后自动粉碎,前七天我天天点进去数伤口,第八天我忘了密码,第十四天系统提示“已清理87兆”,我腾出来的内存居然够装下新游戏。
数据说第14天痛苦曲线开始跳水,我亲测有效,跳得不多,但够我喘口气。
真正狠的一步是承认:我压根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爽文女主。
![]()
我在朋友圈发“各自安好”九宫格,其实把自拍滤镜调到最白,就是想让他后悔。
表演式放下像反复撕结痂,越演越烂。
后来我把这条可见设为仅自己,点赞清零,反而一夜睡到天亮。
![]()
科学家说诚实能降低43%的戒断反应,我信,因为第二天我没再搜他微信号。
我把那些“如果当时我”的脑内小剧场写成备忘录小说,写完读一遍,发现男主面目模糊,原来我执念的是剧本,不是演员。
神经科学讲这叫“把疼痛中枢的激活转给奖赏中枢”,翻译成人话:把刀子改写成段子,你就握住了笔。
![]()
六个月后我收到出版社拒信,却第一次觉得“被拒”也能爽,因为这次是我扔出球,不是被人扔。
所以别问“迟不迟”,止损点永远在你决定转身的那秒开始计时。
我关掉聊天窗口那晚,血还是热的,但我知道它开始流回心脏,而不是继续漏给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