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生鹏
老李上周末和妻子庆祝结婚十五周年,订了当年约会的那家西餐厅。结果妻子一直在回工作群消息,老李刷了半小时短视频。结账时两人相视苦笑:“好像就是为了来完成个任务。”
这大概是很多中年夫妻的常态:睡在一张床上,中间却像隔着条银河;每天说话不少,但90%是“孩子成绩怎么样”“你妈生日送什么”“物业费交了吗”。
为什么当年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到了中年却过得这般不如意?
不是不爱了,是“人设”太重了。 三十五岁后,我们都活成了“别人的什么人”——你是孩子他妈,我是家里顶梁柱,我们是父母依靠的儿子女儿。唯独忘了,我们还是彼此的爱人。
朋友阿琳说,有次她和丈夫难得一起看电影,看到浪漫处她下意识去牵他的手,他却猛地缩回,一脸诧异:“怎么了?孩子又闯祸了?”那一刻她心里像被泼了盆冷水——原来在他们之间,亲密已经成了警报信号。
![]()
中年人的婚姻,常常死在“理所当然”四个字上。 你觉得他都四十岁了,早该成熟稳重,所以当他偶尔想浪漫一下,你说“别折腾了”;他觉得你都是孩子妈了,早该坚强独立,所以当你需要依靠时,他说“别矫情了”。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耐心留给客户,把最甜的笑容留给同事,回到家却连认真听对方说句话的力气都没有。还美其名曰:“都老去老妻了,搞那些虚的干什么。”
可婚姻最怕的,就是这种“实诚”。当你觉得鲜花虚、情话假、拥抱多余时,婚姻就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利益合作——共同养娃,共同供房,共同应付老人。
但我也见过活得不一样的。
楼下邻居王姐夫妇,每年孩子暑假送回老家那周,两人必定请假去旅行。不是去多远的地方,有时就是周边小镇住两晚。王姐说:“那几天我们不做爸妈,只做我们自己。”
还有小区门口的早餐店老板,每天清晨四点起来和面,妻子六点来帮忙。忙完早高峰,两人总会坐在角落里一起吃碗面,说说话。老板有次笑着说:“这半小时,雷打不动,天塌下来也要陪她吃完这碗面。”
![]()
你看,好的中年婚姻不是没有压力,而是能在重压下依然给彼此留个位置。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每天给彼此十分钟的“无用时间”。不谈孩子、不谈房贷、不谈工作,就说点废话——比如今天的云很好看,同事讲了个冷笑话,路上遇见只可爱的猫。婚姻的裂缝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不再分享这些“无用”的瞬间开始的。十分钟不拯救人生,但能拯救婚姻。
第二,偶尔做点“超纲”的事。婚姻需要一点意外来激活。结婚十年了,突然给她买束花;从来不做饭的你,某天认真照着菜谱做顿饭。这些打破常规的行为,像是在告诉对方:你看,我们不只是过日子搭档,我还是那个愿意为你花心思的人。
中年婚姻的真谛,或许就是认清它的不完美后,依然选择把它经营成喜欢的样子。爱情从来没有消失,它只是从热烈奔放的溪流,变成了深藏地下的暗河——表面看不见,却一直在滋养着彼此的生命。
别让中年婚姻变成一潭死水,你得时不时往里扔颗小石子。涟漪虽小,却能让整片水面重新活过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