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人,18岁那年嫁给了叶剑英,却先后被国民党和日本关进监狱两次,最后又出现在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城楼上,搀扶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她到底是谁?她就是曾宪植。
曾宪植,1910年生在湖南双峰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常在家里讲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连孩子的耳朵都不放过。13岁进女子师范,成绩名列前茅,还是篮球队的投篮高手。校长徐特立看她文笔稚嫩却有灵气,暗中给她传达先进思想,让她接触共产主义。1926年底,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招女生,消息一出,全国沸腾。她毫不犹豫报考,顶着家里反对拨开层层阻碍,成功成为最早的一批女学员。
![]()
军校生活恶劣极了。军装不能是裙子,要便于行动;刮风下雨照训不误;功课差了再加训。她一节课没落,一分钟没迟到。排长喊集合,她就是最快到达的那个。正是这段日子,把进步青年曾宪植,锻造成优秀革命战士。
![]()
1927年广州军校被迫关闭,学员提前毕业。曾宪植被分到第二方面军军医处,南下广州参加起义。起义现场,她第一次见到叶剑英——那个传说中沉稳刚毅的少年军官,怦然心动。而叶剑英也早听说过她,军校风云人物、才貌双全的“校花”。两人一见如故,风雨中并肩作战,情投意合。1928年,他们结为革命伉俪。
![]()
婚后不久,党组织决定送他们去苏联深造。可名额有限,曾宪植主动对叶剑英说:“你先去吧,我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叶剑英犹豫了一下,也没再争。她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夜里贴标语、组织示威,1940年代最危险的时期,她被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才脱险。没过多久,她又被派往日本留学,不巧在东京再度锒铛入狱。日本人查出她是曾国藩后人,无罪释放。可她留不住,1931年回国,与叶剑英在上海重逢。
![]()
可是好景不长,中央苏区的路太难走。她出身名门,气质高贵,总显眼;组织只好让叶剑英先行,自己去香港。香港城里,她又生下儿子叶选宁,一个人带娃,还要继续地下工作。1941年,她忍不住思念丈夫,千辛万苦赶到延安。站在大院门口,她听见有人夸:“叶参谋的女儿真可爱!”她心头一紧,“参谋”不是叶剑英吗?她进院打听才知,丈夫另娶他人,还有了女儿。曾宪植什么都没问,自己掉头离开。她放弃这段婚姻,把全部精力押在革命和工作上。
![]()
从马列学院毕业后,她被分到中央敌工部。1946年春,跟随中央代表团到重庆,任邓颖超秘书兼南京局妇女组长。老一辈领导看她能力强、背景好,就让她担妇女统战重任。北平妇女大会上,她被委为全国妇联筹备会副秘书长,一直干到退休。
![]()
工作中,她最反对脱离实际。有一次,《中国妇女》杂志大谈托儿化、“小学生住校”,她火了,把负责人董边叫进办公室:“你们真做过农村调查吗?那边条件根本不具备!”董边低着头才明白,工作不能凭空想象,要贴近群众。后来这件事成了妇联机关的“实事求是”教材。
![]()
统战对象复杂也难。中华节制会、基督教女青会、女联谊会,她都要兼顾。有人私下议论刘王立明的穿衣风格,她严肃批评:“你们知道她在上海救过多少地下党员?她丈夫为国牺牲,你们还好意思说闲话?”两个女同志当场红了眼,连声道歉。
![]()
管梅蓉是女基督徒,有同志担心她在机关传播宗教。曾宪植专门找她谈心:“我尊重你的信仰,但工作不许宣传基督教,更不能反社会主义。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管梅蓉点头如捣蒜,回去把托儿所管理得服服帖帖。
她还特别注重培养女干部。解放后,妇联编制仅三百多人,她一人做了主,就让小陈这个美国背景的姑娘去天安门接受团组织的检阅;对小吴的“中统特务”传闻,她给她谈心、调查核实、真相大白后才了断。她常说:“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女干部少的要多培养。”
1949年9月底,中央决定让她陪同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为此,她按照周恩来指示,在北京城里找了栋二层楼房,按宋庆龄习惯布置好房间、茶具、生活用品。大典当天,她站在宋庆龄身旁,城楼上风大,她一只手搀扶着,另一只手替她拉紧披肩。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仪仗、礼炮齐鸣。她紧张又自豪:建国终于真正到来了。
大典后,人们还在传颂那一幕。可曾宪植并不在乎名声。她把全国妇联机关当娘家,把农村当重心,把群众当家人。她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家里就一张小床、几件必需家具。忙了四十年,她只盼妇女儿童能过上好日子。
这么多坎坷,她究竟是把家庭放在革命之后,还是把革命放在家庭前面?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听家里说国难,从此认定了救国救民才是归宿。她的名字或许不够响亮,但她的故事里,有最朴实的信念和最坚定的选择。信息来源:[《中共党史大辞典》]、参考资料:[王芳,《中国妇女运动史稿》]、参考资料:[赵晓娜,《叶剑英与曾宪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