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悟800名“大别山红娃”讲述大别山故事赋能老区协同发展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易荣波


“大别山红娃”讲大别山故事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背后是一个穿越了80余年的风和雨,却依然能让我们热泪盈眶!”11月8日,在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举办的2025年湖北红色旅游季暨第三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中,举行的“大别山红娃说:革命文物里的烽火记忆”故事会上,大悟“大别山红娃”刘一帆深情讲述红军战士盛国华与史沫特莱《跨越山海的约定》红色故事,现场听众被新四军战士盛国华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

当天,河南确山县第七小学六(6)班赵艺涵深情讲述《石榴花开映初心》,红安县列宁小学方祎婷讲述《木箱里的初心》,来自鄂豫皖三省14个县市的“大别山红娃”们,或慷慨激昂,或声情并茂,或真挚动人,童声中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画卷,让红色记忆跨越时空,照亮新时代的精神传承之路。

童声童语: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

大悟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十大将军县之一,也是大别山精神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大悟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通过“选拔——培训——实践——展示”培养“大别山红娃”红色故事宣讲队伍,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目前,全县已经有800余名“大别山红娃”,这些红娃中既有小学生、初中生,还有革命后代,红色场馆讲解员的孩子,他们成为大别山精神最年轻的“传播者”。

新城镇16名“大别山红娃”,他们稚气未脱,却目光坚定,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清晰流畅的语言,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述《徐海东家族的故事》,让家乡开国大将徐海东的革命事迹“看得见、听得清、感受得到”。

全县800余名“大别山红娃”常年活跃在大悟中原突围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旧址、思政课堂讲台等场地,以“童声童语”传红音,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

“聆听他们的讲述,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年代,感到无比震撼。”观众史欢欢感慨。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红娃们故事宣讲比赛200余场,开展义务讲解2000余场次,服务游客、听众超5万人次,让大别山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精神“传”下去。


刘一帆获一等奖

红色润心,让红色基因“浸”入童年

“我要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红色小导游董思武说。在他们身上,红色传承不是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

“传承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在一次次宣讲中,孩子们悄然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大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华敏说。

今年暑期,大悟县组织30名红娃与20名大别山支教团志愿者重走2.3公里“突围路”,现场聆听“薪火爷爷”陈义万的思政课。在这场“行走的课堂”中,“大别山红娃”在汗水中感悟革命精神,红色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脚下的路、心中的光。

大悟县革命博物馆、徐海东故居及亲属烈士纪念馆,联合举办“大别山红娃”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经激烈角逐,10名小选手获得“红色小导游”奖牌。

“从最初的胆怯到现在的落落大方,从背课文式讲解到现在自带感情呈现,孩子们越来越自信,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新城镇中心小学校长宁华芳说。

红色场馆、学校、家庭等联手,形成传承红色文化合力。通过参观红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参加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等活动,从“听”到“讲”,激发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红色故事传播能力。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委会主任魏燕华说。

“大别山红娃”这一红色文化IP,已经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大别山精神的诠释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风尚的引领者,让党的历史可亲可近,让大别山精神可学可做。

新城镇是徐海东大将的家乡,该镇以徐海东大将及亲属烈士纪念馆为阵地,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壮大“红娃”队伍,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全镇上下形成“人人会讲红色故事,人人都是红色宣讲员”的良好氛围。镇党委宣传委员刘娜娜说。

来自新城镇新府村的“大别山红娃”尹楚湘,现在是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一名学生,她从读新城镇小学开始讲解《徐海东家族的故事》《大将的女儿》等故事,他经常给村湾“留守老人和儿童”讲这些故事,他还利用节假日,到易迁点帮老人打扫卫生、参与平安创建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尹楚湘的父母也能绘声绘色地讲解几段红色历史。从“校”到“家”,形成了“家校社”联动的协同育人大格局。

三省协同,让大别山精神“融”入发展

大别山是一座英雄的山,革命战争年代,百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在册烈士达13万多人;孕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多支红军主力队伍,诞生大别山精神。

2023年首届“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启动以来,首届活动中,3省12县(市、区)共同发出大别山振兴发展协作倡议,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共同富裕。第二届活动期间,三省6市15个县(市、区)举办了大别山茶文化交流会、大别山红色文旅推介大赛、红色情景剧《大别山奶娘》《到中原去》首演仪式、青年同唱爱国歌曲等5大主题活动。今年,鄂豫皖三省14个县市区签订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承倡议,8月27日至28日,100余名党史专家学者齐聚大悟县,开展学术交流,集中研讨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红色资源赋能支点建设。

3年来,大别山鄂豫皖三省近40个县市区先后相聚在大悟,以“大别山上红旗飘”主题传播活动为平台,举办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旅推荐、“大别山红娃”故事会,一届接着一届,共同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谋大别山区域协同发展。

构建起“品牌共树、资源共享、游客互送、产业共兴”的文旅协同机制,实现了红色传播从“地域范围”到“全国影响”的跨越。

“我们连续三年举办这场活动,目的是为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凝聚奋进力量,助力湖北支点建设。”大悟县委书记余海群说。

在这一过程中,“大别山红娃”不仅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区域协同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更是未来的建设者。今年,大别山红娃走出大悟,吸引鄂豫皖三省14个县市区的红娃走上舞台,从一县到一域,“大别山红娃”成为连接鄂豫皖三省的纽带,搭建区域协同的桥梁,推动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4年,红安、大悟、金寨等6县市签署《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共识》;2025年,联盟成员扩展至7地,并推动实体化运作。去年,大悟接待游客79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超18万人吃上“旅游饭”。

60多年前,徐海东大将从安徽六安引回40万株六安茶苗,翻过大别山栽进大悟的土地,如今,已经生长出30万亩茶园,六安瓜片成为大悟群众致富的“金叶子”。

三地在茶叶产业、生态保护、交通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安徽农业大学、霍山、金寨与大悟共建“黄茶产业”,与罗山共护国宝朱鹮,与红安共推公平竞争审查……红色精神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童声虽稚,回响却深。“大别山红娃”以纯真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红色故事“活”起来、让革命精神“暖”起来、让区域协同“动”起来。

弘扬大别山精神,鄂豫皖三省携手,红色基因正以最青春的方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5145文章数 9429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