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板,朕要给银两吗?"
这句话一出口,整个集市仿佛安静了那么一瞬间。
卖糕点的摊主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自称"朕"的客人,手里还拿着刚做好的热糕点。
谁敢在大明朝自称"朕"?摊主的眼神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好答。说要钱吧,万一真是皇上怎么办?说不要钱吧,又显得太过谄媚。
摊主想了想,说出了十个字...
01
洪武十二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应天府的集市还没到午时就已经热闹得像开了锅的水。
朱元璋换上一身普通商人的衣裳,腰间别着荷包,看起来跟那些走街串巷做买卖的人没什么两样。
![]()
"皇上,要不还是多带几个人吧。"王承恩在一旁低声说道。
朱元璋摆摆手:"就带你们四个就够了。都换上便服,别让人看出来。"
几个侍卫换了衣服,混在人群里,倒也不显眼。
集市的入口处,一个卖包子的大叔正扯着嗓子喊:"热包子嘞,肉馅儿的,菜馅儿的,都有嘞!"
朱元璋走过去,掏出几个铜板:"来两个肉包子。"
"好嘞!"大叔麻利地夹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递过来,"客官是外地来的吧?"
"怎么看出来的?"
"咱们本地人都知道,我这包子上午的好,过了午时就不新鲜了。"大叔笑呵呵地说,"客官第一次来咱们集市吧?"
朱元璋点点头,咬了一口包子。肉馅儿确实新鲜,面皮也软和。
"这集市生意怎么样?"朱元璋随口问道。
"还行吧,就是税收重了点。"大叔叹了口气,"不过听说皇上最近在想办法减税,希望能轻松点。"
朱元璋没接话,继续往集市里走。
集市里什么都有。
卖布的,卖菜的,卖小玩意儿的,还有一些走江湖的艺人在表演杂技。
朱元璋一路走过去,看到各种各样的摊贩。有的生意好,有的生意差。有的摊主笑容满面,有的愁眉苦脸。
"这生意不好做啊。"一个卖菜的大婶对旁边的邻居说,"菜价涨了,买的人就少了。"
"可不是嘛,"邻居摊主应道,"我这鸡蛋也是,涨了两文钱,一上午才卖出去十几个。"
朱元璋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他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艺看起来不错,糖葫芦做得红亮红亮的。
"小哥,来两串。"
"好嘞!"年轻人挑了两串最好的递过来,"客官要山楂的还是葡萄的?"
"山楂的。"
朱元璋接过糖葫芦,掏钱的时候故意多给了几文。
年轻人数了数,连忙说:"客官,多给了,糖葫芦一串三文,两串六文,还多了四文呢。"
"不用找了。"朱元璋摆摆手。
"那怎么行!"年轻人坚持要找零,"做生意得讲信用,多一文也不能要。"
朱元璋接过找回的零钱,对这个年轻人有了好印象。
02
集市的中央位置,有一个卖糕点的摊子。
摊子不大,就是一张简单的木桌,上面放着各种糕点。有绿豆糕,有桂花糕,还有一些朱元璋叫不上名字的点心。
摊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面相憨厚,正在和一个买糕点的老太太说话。
![]()
"大娘,这桂花糕是今早新做的,还热着呢。"摊主笑着说,"回去给孙子尝尝,保准喜欢。"
老太太点点头:"那就来两块,多少钱?"
"六文。"
老太太掏出钱来,数来数去只有五文。
"哎呀,少了一文。"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要不我回家取钱再来?"
"算了算了,五文就五文。"摊主摆摆手,"大娘也是常客了,差一文算什么。"
"那怎么好意思。"
"没事没事,下次补上就行。"
老太太千恩万谢地拿着糕点走了。
朱元璋看在眼里,觉得这个摊主人品不错。
他走到摊子前,仔细看了看桌上的糕点。做工精细,看着就有食欲。
"老板,这桂花糕怎么卖?"
摊主抬起头:"客官好眼力,这桂花糕是我的招牌。用的都是好桂花,三文钱一块。"
朱元璋点点头:"来四块。"
摊主麻利地包好糕点递过来:"客官是做买卖的?"
"算是吧,四处走走,看看行情。"朱元璋接过糕点,"老板在这摆摊多久了?"
"快十年了。"摊主擦了擦手,"从搬到应天府就在这摆摊,也算是老摊子了。"
"生意还行吧?"
"马马虎虎,能养活一家老小就不错了。"摊主笑笑,"客官也是外地来的?"
朱元璋咬了一口桂花糕,味道确实不错。
"老板手艺好,这糕点做得地道。"
"客官过奖了。"摊主有点不好意思,"都是些粗活,登不了大雅之堂。"
"哪里的话,能把普通的糕点做得这么好吃,就是本事。"朱元璋又问,"老板家里都有什么人?"
"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孩子,还有媳妇。"摊主说起家里人,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一家五口,全指着这个小摊过日子呢。"
朱元璋点点头:"不容易啊。"
"是不容易,不过也知足了。"摊主收拾着桌上的糕点,"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有口饭吃就行。"
朱元璋在摊子前站了一会儿,和摊主聊了不少话。
这个摊主话不多,但说出来的都很实在。
"老板,听说最近朝廷要减税,是真的吗?"朱元璋试探性地问。
摊主点点头:"听说是有这回事。要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为什么?"
"税轻了,老百姓负担就小了,有钱了自然就愿意买东西。"摊主想了想说,"我们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
朱元璋觉得这话有道理。
"那老板对现在的皇上怎么看?"
摊主停下手里的活,想了一会儿才说:"皇上是好皇上,就是手下的官有些不太地道。"
"怎么说?"
"有些官收税的时候要额外加钱,明明规定是这么多,他们偏要多收。"摊主压低声音,"不过听说皇上最近在整治这些事,希望能好点。"
朱元璋默默记下这些话。
"那老板觉得皇上应该怎么做?"
摊主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注意,才小声说:"我一个卖糕点的,哪懂什么治国的道理。不过我觉得,皇上能体恤民情就是好皇上。"
"如果皇上来买老板的糕点,老板会怎么办?"朱元璋笑着问。
摊主一愣,然后哈哈笑起来:"客官真会说笑话。皇上怎么可能来买我的糕点?就算来了,那也得按规矩收钱啊,总不能白给。"
![]()
"为什么不能白给?"
"皇上也是人,吃了东西就得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摊主说得很认真,"再说了,皇上要是不给钱,那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岂不是都得饿死?"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这个摊主有意思。
03
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集市里的人越来越多。
朱元璋又在摊子前站了一会儿,看摊主和各种客人打交道。
有讲价的,有挑三拣四的,也有像刚才那个老太太一样钱不够的。
摊主对每个客人都很客气,从来不急躁。
一个穿得不太好的小孩跑到摊前,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糕点。
摊主注意到了,笑着问:"小朋友,想吃糕点吗?"
小孩点点头,但摸了摸口袋,又摇了摇头。
摊主看出了小孩的心思,拿了一小块桂花糕递过去:"尝尝,好不好吃?"
小孩接过糕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好吃!"
"好吃就行。"摊主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以后有钱了再来买。"
小孩高高兴兴地跑走了。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对摊主的印象更好了。
"老板,你对小孩子真好。"
"都是邻里邻居的,帮一把算什么。"摊主不在意地说,"再说了,小孩子嘛,给点甜的吃吃,能花几个钱。"
朱元璋觉得时候差不多了。
他咳嗽了一声,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老板,你可知朕是何人?"
话音一落,整个摊子周围似乎都安静了。
摊主愣了一下,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几个人。
那几个侍卫虽然穿着便服,但站姿和神态都透露出一种特殊的气质。
摊主的脸色变了,但没有慌张。
他缓缓放下手里的活,看着朱元璋,眼中有疑惑,也有一丝敬畏。
"客官是...?"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朕要给银两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摊主的脸色更加复杂了。
他明白了,眼前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当今的皇上。
但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说要钱吧,那就是要皇上的钱,这合适吗?
说不要钱吧,那岂不是显得贪图便宜?
摊主站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围的其他摊贩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都停下手里的活,远远地看着。
朱元璋就站在那里,等着摊主的回答。
摊主想了想,恭敬地说出了十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