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宋致远,你确定要挖开吗?"
苏晴握着铁锹,手心出汗。
石阶缝隙里的红色液体还在慢慢渗出,在雨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都花了1800万了,还怕什么。"
宋致远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红色液体,"这东西粘糊糊的,肯定不是雨水。"
01
西安的三月还有些凉。
宋致远站在古院门口,看着那扇斑驳的木门,心里五味杂陈。1800万,对于一个靠写代码起家的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
"老公,你后悔了?"苏晴拎着两个行李箱,笑眯眯地看着他。
"后悔个屁。"宋致远推开门,"我们找了两年才找到这地方。"
院子不大,四四方方的格局,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最吸引人的是从大门到正房的那条石阶,青石板铺得整整齐齐,每块石头都有巴掌大小,切割得严丝合缝。
苏晴是学室内设计的,一眼就看出了门道:"这石阶的工艺很棒,明清时期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原来的主人家底不薄。"
搬家公司的人陆续把东西搬进来。宋致远和苏晴住正房,东厢房改成书房,西厢房当储物间。
第一个晚上,两人躺在床上聊天。
"有点不习惯。"苏晴说,"太安静了。"
"你不是一直嚷嚷要远离城市喧嚣吗?"
"说是这么说,真住进来还是有点怕。"
宋致远伸手搂住她:"怕什么,我们又不是买了鬼屋。"
第二天一早,隔壁院子的老吴过来串门。
老吴六十出头,在这条巷子住了几十年。他端着茶杯,坐在石阶上跟宋致远聊天。
"小宋啊,你们买这院子花了多少钱?"
"1800万。"
老吴差点把茶喷出来:"我的天,1800万?你们是真有钱。"
"主要是喜欢。"宋致远也坐下来,"老吴,你知道这院子以前的主人吗?"
老吴想了想:"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这家人姓陈,民国时期是做生意的,家里很有钱。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家人突然就没了。"
"没了?"
"就是消失了呗。有人说是逃难去了,有人说是出了什么事。反正从我记事起,这院子就空着。"
苏晴端着水果出来:"老吴,这院子闹过鬼吗?"
老吴笑了:"小苏啊,你这话问得,哪有什么鬼。不过..."
"不过什么?"
"这院子确实有些邪门。"老吴压低声音,"我小时候和小伙伴偷偷翻墙进来玩,总觉得这石阶下面空空的,走路有回音。"
宋致远不以为然:"老房子都这样,地基松了呗。"
装修工人第三天就进场了。
苏晴亲自监工,她要把这座古院改造成现代人能舒适居住的地方,但同时保持原有的古典韵味。
工人们先从清理开始。院子里堆了不少杂物,都是前任房东留下的。
"苏姐,你看这个。"一个工人指着石阶上的一块青石板,"上面好像有字。"
苏晴蹲下来仔细看,石板表面确实有些浅浅的痕迹,像是人为雕刻的。
"可能是装饰花纹吧。"她站起来拍拍手,"继续干活。"
清理工作持续了一个星期。
期间,苏晴发现了更多奇怪的地方。比如主院和偏院之间的距离,用卷尺量出来比图纸上标的要宽半米。比如正房的地面,敲起来声音空洞洞的。
"老公,我觉得这院子有问题。"晚上,苏晴躺在床上跟宋致远说。
"什么问题?"
"地下可能有空间。"
宋致远正在玩手机:"古代的房子地下有地窖很正常,用来储存粮食什么的。"
"那我们要不要..."
"要不要什么?"
"挖开看看?"
宋致远放下手机:"苏晴,咱们买这房子是来住的,不是来考古的。再说,万一挖坏了结构怎么办?"
装修进行到第二周,苏晴的设计图出来了。
她把古院分成几个功能区域:正房是卧室和客厅,东厢房是书房和工作室,西厢房是厨房和餐厅。院子中央的石阶保持原样,只做清洗和保养。
"这设计不错。"宋致远看着图纸,"既现代又古典。"
"我最喜欢这条石阶。"苏晴指着图纸,"从大门走到正房,每一步都有仪式感。"
02
工人们开始按照设计图施工。
![]()
水电改造、墙面翻新、地面铺装,一切都井井有条。
老吴时常过来看热闹。他对宋致远说:"小宋,你们这装修费估计也不少吧?"
"差不多200万。"
"加起来2000万了,够在市中心买个大平层了。"
"平层有什么意思,还是院子有味道。"
老吴点点头:"也是,现在有钱人都喜欢这种古色古香的。"
装修到第三周,意外发生了。
那天下午,工人在铺设地暖管道时,挖掘机在院子西南角挖出了一块奇怪的石头。
石头不大,差不多脸盆大小,表面光滑,上面刻着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苏姐,这是什么东西?"工人把石头搬到石阶上。
苏晴仔细看了看:"可能是以前的界碑或者什么标志。"
宋致远下班回来看到这块石头,也觉得奇怪:"这符号挺特别的,像是某种暗号。"
"会不会是藏宝图?"苏晴开玩笑说。
"你想多了。"宋致远笑了,"哪有那么多宝藏。"
石头被放在院子角落,没人在意。
装修继续进行。
第四周,西安开始进入雨季。
连续几天的阴雨让施工进度慢了下来。工人们只能做一些室内的活,石阶和院子的清理工作暂停。
这几天,苏晴总觉得院子里有种说不出的气氛。
特别是晚上,石阶在月光下泛着青光,看起来有些诡异。
"老公,我们要不换个地方住?"一天晚上,苏晴突然说。
"怎么了?"宋致远正在笔记本上敲代码。
"我总觉得这院子阴森森的。"
"你是住习惯了高楼大厦,突然住平房不适应。"宋致远头也不抬,"过几天就好了。"
雨一直下到周五。
周六早上,雨终于停了。苏晴一早就起来查看院子的积水情况。
她穿着拖鞋走到院子里,发现石阶上积了不少水。正准备找拖把来拖干净,突然看到石阶缝隙里有红色的液体慢慢渗出。
开始她以为是眼花了,仔细一看,确实是红色的液体,很像血。
![]()
"宋致远!快出来!"她大喊。
宋致远穿着睡衣跑出来:"怎么了?"
"你看这个。"苏晴指着石阶缝隙。
宋致远蹲下来看,确实有红色液体从石缝里渗出来。他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有点腥味,但不像血。"他皱着眉头,"可能是土壤里的什么矿物质。"
"矿物质能是红色的?"
"铁锈啊,氧化铁就是红色的。"宋致远站起来,"下了这么多天雨,土壤饱和了,把里面的铁锈冲出来很正常。"
苏晴不太相信:"真的吗?"
"当然真的。你想想,古代的建筑用料里肯定有铁器,埋在地下这么多年,不生锈才怪。"
虽然宋致远这么解释,但苏晴心里还是不踏实。
她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学地质的大学同学。
同学很快回复:看起来像是铁矿物的氧化产物,但最好取样检测一下。
"老公,我们还是找专业人士看看吧。"苏晴拿着手机说。
"找什么专业人士,大惊小怪的。"宋致远有些不耐烦,"装修都快结束了,你别添乱了。"
苏晴没再说什么,但心里的疑虑并没有消除。
接下来几天,红色液体继续从石缝里渗出,虽然量不多,但每天都有。
苏晴悄悄观察,发现液体比较粘稠,干了以后会在石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她又拍了照片发给同学,这次同学的回复让她更加担心:这个粘稠度不太像铁锈,建议你们找专业机构检测。
03
周三下午,老吴又来串门。
他一进院子就看到了石阶上的红色痕迹。
"哎呀,怎么又开始了。"老吴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又开始了?"苏晴赶紧问。
"这个啊。"老吴指着石阶,"我小时候见过一次,也是下大雨以后,这石阶缝里就开始渗红水。"
宋致远刚下班回来,听到这话就不高兴了:"老吴,你别在这儿添乱了。什么红水,就是铁锈。"
"铁锈?"老吴摇摇头,"小宋啊,我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什么没见过?这可不是铁锈。"
"那你说是什么?"
"这个..."老吴欲言又止,"算了,反正你们也不信。"
"老吴,你就说吧。"苏晴催促道。
"我听我爷爷说过,这院子以前出过事。陈家突然消失,就跟这个有关。"
宋致远冷笑:"出过什么事?"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是什么好事。"老吴看了看石阶,"小宋,小苏,要不你们还是搬走吧,这地方邪门。"
"搬走?"宋致远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花了1800万买的房子,说搬就搬?"
"钱是身外之物,安全最重要。"
"老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们不会搬的。"宋致远语气坚决,"这就是普通的化学反应,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吴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当天晚上,苏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起床走到窗边,透过玻璃看院子里的石阶。月光下,石阶静静地躺在那里,表面的红色痕迹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第二天一早,苏晴做了一个决定。
她要找专业人士来检测这些红色液体的成分。
通过朋友介绍,她联系了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姓李。
小李来到院子,看到石阶上的红色痕迹,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个确实有些特别。"他取了几个样本,装进密封袋,"一周后出结果。"
一周的等待期,苏晴心神不宁。
装修基本完工了,但她对搬进新房子的兴奋感荡然无存。
宋致远看出了她的心思:"苏晴,你别胡思乱想了。等检测结果出来,证明就是铁锈,你就安心了。"
"希望如此吧。"
检测结果出来了。
小李带着报告来到院子,表情有些古怪。
"结果怎么样?"苏晴急切地问。
"很奇怪。"小李看着报告,"这些红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朱砂。"
"朱砂?"宋致远愣了,"什么是朱砂?"
"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古代常用来制作颜料和墨汁。"小李解释道,"但问题是,朱砂很稳定,不会无缘无故从地下渗出来。"
苏晴和宋致远对视了一眼。
"那你的意思是..."
"地下可能埋着什么东西。"小李说得很委婉,"含朱砂的东西。"
这个结论让夫妇俩陷入了沉思。
当天晚上,两人坐在床上商量。
"老公,我们挖开看看吧。"苏晴说。
"挖开?"宋致远犹豫了,"万一挖坏了结构..."
"请专业人士来挖,小心一点。"
宋致远想了很久:"行吧,既然都查到这一步了,不如彻底搞清楚。"
04
第二天,苏晴联系了一个专业的挖掘队。
队长是个50岁的老师傅,姓梁。师傅梁干这行二十多年,什么场面都见过。
![]()
他来到院子,看了看石阶,点了点头:"可以挖,但得小心点,别破坏了原有结构。"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宋致远问。
"看地下的情况,快的话一天,慢的话三五天。"
"那就开始吧。"
师傅梁带了两个徒弟,还有专业的工具。
他们先用探测仪扫描了一遍,确认石阶下面确实有空洞。
"看起来像是人工挖掘的。"师傅梁说,"应该是个地窖之类的。"
挖掘工作从石阶的边缘开始。
师傅梁很有经验,每撬开一块石头都会仔细检查,确保不会造成坍塌。
老吴听说他们要挖石阶,急急忙忙跑过来。
"小宋,小苏,你们真的要挖?"
"都已经开始了。"宋致远说。
"这..."老吴在院子里踱来踱去,"算了算了,反正我劝不了你们。"
他没有离开,而是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看热闹。
一开始都很正常,当最后一块石阶被撬开时,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