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重生一次为自己而活,不再苦守寒窑18年,再遇薛平贵红了眼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爷,民女如今这般生活,已经很好了。"

王宝钏轻抚着手中的账簿,语气平静得像江南的湖水。对面坐着的男人,曾经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今却红了眼眶。

十八年前,她为了一个穷小子放弃了富贵人家。

十八年后,她成了江南最有名的女商人,而他成了威震一方的西凉王。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01

寒窑里最后一盏油灯熄灭的那个夜晚,王宝钏闭上眼睛。



她想起了很多事情。想起十八年前那个春日,想起抛绣球的那个下午,想起薛平贵站在人群里的样子。那时候他还是个乞丐,衣服破破烂烂,但是眼睛很亮。

想起父亲王允的怒吼声。想起自己跟着薛平贵住进寒窑的第一个夜晚。

想起挖野菜的日子,一挖就是十八年。

想起等待的日子,一等就是十八年。

想起薛平贵从西凉回来的那天,身边跟着代战公主,对她说:"宝钏,我回来了。"

那时候她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呢。

油灯熄灭了,王宝钏也死了。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她躺在自己的闺房里。外面传来丫鬟小翠的声音:"小姐,老爷说明天就要抛绣球了,让您早点休息。"

王宝钏坐起来,看看四周。一切都是十八年前的样子。

她摸摸自己的脸,还很嫩。摸摸自己的手,没有挖野菜留下的茧子。

重新活过来了。

第二天一早,王宝钏就去找父亲。

"爹,这门亲事我不想要。"

王允正在喝茶,听到这话差点把茶喷出来:"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想抛绣球。"

"胡闹!这事儿早就定了,整个长安城的公子哥儿都等着呢。"

王宝钏在椅子上坐下来:"那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抛绣球可以,但是绣球给谁我自己决定。不管是谁接到,都得我同意才能成亲。"

王允想了想:"这个可以。反正来的都是好人家的公子,你看上谁都行。"

王宝钏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

抛绣球的那天下午,楼下站满了人。

王宝钏站在二楼,往下看。人群里有穿绸缎的富家公子,有书生模样的读书人,也有一些平民百姓。

她一眼就看到了薛平贵。

还是那个样子,衣服破破烂烂,但是眼睛很亮。他站在最后面,踮着脚往上看。

王宝钏拿起绣球,瞄准了前排一个穿着华贵的年轻人。那是布商李家的公子李明轩,家里有钱,人也不错。

绣球飞出去,正好落在李明轩手里。

人群欢呼起来。李明轩举着绣球,朝楼上挥手。

王宝钏看了一眼薛平贵。他还站在那里,脸色有些白,但是没有走。

02

三天后,王宝钏嫁给了李明轩。

婚礼那天很热闹,半个长安城的人都来了。王宝钏穿着红色的嫁衣,坐在花轿里。路过某个街角的时候,她看到薛平贵站在人群外面,静静地看着花轿经过。

他还是没有走。

李明轩是个不错的人。家里有钱,对王宝钏也好,不打不骂,也不乱来。

王宝钏住进李家以后,开始帮着管账。她发现自己对数字特别敏感,很快就把李家的生意理得清清楚楚。

"媳妇,你真厉害。"李明轩看着账本,很佩服。

"这些都是小意思。"王宝钏说,"我觉得咱们的生意还可以做得更大。"

"怎么做大?"

"现在只在长安卖布,可以往外地发展。我听说江南那边的丝绸特别好,咱们可以去进货,然后卖到北方去。"

李明轩想了想:"有道理。但是路途遥远,风险也大。"

"富贵险中求嘛。"王宝钏笑了笑,"而且我有把握。"

就这样,李家的生意开始往外地扩展。王宝钏跟着商队跑过几趟,见识了不少世面。

她发现自己很有经商的天赋。知道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知道怎么跟人谈判,怎么压价。也知道怎么看人,谁能信,谁不能信。

三年下来,李家的生意翻了好几倍。

有一天,王宝钏在街上遇到了一个熟人。

"小翠?"

"小姐!"小翠很激动,"您还认得我啊。"

"当然认得。你现在在哪里做事?"

"我在薛公子家。"

王宝钏愣了一下:"薛公子?"

"就是薛平贵啊。他现在发达了,前年从军去了西凉,听说立了大功,被封了官。前几天刚回来,在城里买了大宅子。"

王宝钏点点头:"那挺好的。"



"小姐,薛公子还经常提起您呢。"

"哦。"王宝钏没有多说什么,"那你忙去吧。"

回到家,王宝钏把这事儿告诉了李明轩。

"薛平贵?就是那个当年也来抛绣球的乞丐?"

"嗯。"

"他现在发达了?"

"听说是的。"

李明轩笑了笑:"人的命运真是说不准。当初要是你把绣球抛给了他,现在你也是官太太了。"

"是啊。"王宝钏也笑了,但是心里知道,如果真的嫁给薛平贵,她现在可能还在寒窑里挖野菜呢。

又过了两年,李明轩生病了。

病来得很突然,开始只是咳嗽,后来越来越严重。请了很多大夫,都说没办法。

"媳妇,我可能不行了。"李明轩躺在床上,脸色很白。

"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

"家里的生意,以后就靠你了。"

"你别想那么多,安心养病。"

但是李明轩还是走了。死的时候才二十八岁。

王宝钏守了三天丧,然后开始接手李家的生意。

有些人觉得一个女人管不了这么大的摊子,想要趁机占便宜。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女人比她死去的丈夫还要厉害。

该收的债一分不少,该还的钱也不拖欠。该断的关系坚决断,该结交的人也不放过。

两年下来,李家的生意不但没有垮,反而做得更大了。

王宝钏在长安城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有个李家的寡妇,能力特别强,手段也厉害。

有人来提亲,王宝钏都拒绝了。

"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她对那些媒婆说,"不想再嫁了。"

其实她想的是,既然重新活过来了,就要活得不一样。这一次,她要为自己活。

王宝钏三十岁的时候,决定把生意重心转移到江南去。

"长安这边的市场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江南那边机会更多。"她对手下的管事说,"而且江南离海近,以后还可以做海上的生意。"

说走就走。王宝钏带着几个得力的手下,还有一大笔银子,去了江南。

江南的确是个好地方。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王宝钏很快就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她开了好几家店铺,经营丝绸、茶叶、瓷器这些江南特产。也做南北货的生意,把江南的东西运到北方去,把北方的东西运到江南来。

生意越做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响。

03

有一天,一个从长安来的商人对她说:"王东家,您知道吗?薛平贵现在可了不得了,在西凉当了王爷,还娶了西凉的公主。"

王宝钏正在看账本,头也没抬:"是吗?那挺好的。"

"听说他当年追过您呢。"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王宝钏把账本合上,"现在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挺好的。"

王宝钏在江南待了五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的商号开遍了整个江南,手下有几百号人。大家都叫她王东家,很少有人知道她原来是长安相国的女儿。

这天,她正在杭州的总店里看账,手下人跑进来报告:"东家,朝廷来人了,说要采购大批丝绸。"

"朝廷的人?"王宝钏放下账本,"什么来头?"

"说是西凉王派来的使团,要为西凉采购丝绸和茶叶。"

王宝钏心里一动:"西凉王?"

"是的。听说这次西凉王亲自来了,就住在驿馆里。"

"那你去回复,就说我们明天在聚贤楼设宴,请使团的人过来谈生意。"

第二天,王宝钏带着手下人早早到了聚贤楼。她穿了一身深蓝色的绸缎袍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端庄大方。

"东家,人来了。"手下人在楼下通报。

王宝钏坐在主席上,看着楼梯口。

先上来的是几个穿官服的随从,接着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穿着西凉王的朝服,头戴金冠,威风凛凛。

薛平贵一眼认出了端坐主席的王宝钏,震惊于她的巨大变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