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负债万亿的宇宙级房企,处境各不相同:恒大已经玩完,万科还在苦苦支撑,碧桂园和融创终于“化债”成功!
![]()
11月5日,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得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同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
两大房企成功化债的背后,是众多债权人的心酸和无奈。
碧桂园境外债务总额约1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0亿元),通过债务重组削减了约117亿美元(约人民币840亿元)的有息负债。
![]()
具体方式包括债转股以及直接削减本金,条件十分苛刻。
转股价高达2.6港元和10港元,而碧桂园目前市价还不到0.6港元。债权人不仅要接受高出市价4倍甚至16倍以上的“天价”,而且至少7.5年后才能转股,转股前一分钱利息都没有。
反观杨老板家族,借给上市公司的11.5亿美元,其中11亿美元以0.6港元的价格转股,保证控股权不旁落;还有0.5亿美元,则以上市公司持有的马来西亚森林城市项目60%的权益偿还,该项目投资额高达2500亿人民币。
碧桂园的境外债权人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银团贷款组别,债务总额约41亿美元,共有41名债权人,其中33人投赞成票,支持率83.71%;
第二类为美元债及其他债权,债务总额约112.275亿美元,共计2382名债权人,其中2364人投赞成票,支持率96.03%。
上述两类表决都超过香港法律要求的75%门槛,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将于12月4日进行的聆讯上寻求香港高等法院认许该计划。
碧桂园的重组方案还不是最苛刻的,至少要比融创稍好些!
2003年,融创中国曾经搞过一次境外债务重组,涉及本金约90.4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工具或债务,以及应计未付及违约利息等费用。
具体方案还是降息和债转股,不仅可以转为融创中国的股份,也能转为融创服务(融创旗下的物业公司)的股份。
当然,转股价也是高得离谱,是市价的若干倍。
融创中国当时市价约2.7港元,转股价为20港元;融创服务市价约2.5港元,转股价最低为17港元。
相关可转换债券设有不同的转股期限,在转股之前需要按期支付本息,年利率降为1~2%。
如此宽松的化债方案,融创还是违约了。
2025年1月10日,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融创中国的清盘呈请。
于是,融创又开始了第二次境外债务重组。
孙宏斌这次学聪明了,干脆全部强制债转股。
转股价有两个,分别为3.85和6.80港元,要比第一次的20港元便宜。
这是因为融创中国的股价也跌了,此时只有约1.60港元,低于第一次的约2.7港元。
不仅如此,债权人还要将23%的权益授予孙老板,在6年内不得处置、抵押、转让,好让他维持控股权以完成保交楼的任务。
通过这番操作,融创中国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全部“赖掉”,境外债权人被迫成为股东。
碧桂园好歹还拿出2亿美金进行回购,尽管要打9折,而融创一分钱都不掏。
为什么债权人会接受如此苛刻的化债方案呢?
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内房股公司大多在开曼、英属维尔京等离岸避税港注册,属于控股平台性质的空壳公司,具体业务都在境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于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暂不适用于破产(清盘)等案件。
即使能够执行境内的财产,也很难找到接盘侠变现。
其实,很多境外债权人具有中资背景,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只好“躺平”接受现实。
截至目前,已有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1.2万亿元。
完成境内外债重组的房企有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和旭辉;完成境外债重组的房企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房企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