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边试射洲际导弹炫耀核力量升级,一边却要求中俄参与所谓“无核化”计划,同时炒作“中国核威胁”谣言。面对这一连环施压,俄罗斯宣布将采取对等反制,中国则霸气回怼:美俄作为核武巨头,为何不先大幅实质性削减自身库存?
从11月2日到5日,短短四天内,特朗普又开始酝酿一件大事,针对目标直指中国和俄罗斯。
事情要从11月2日说起,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抛出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他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秘密核武器测试。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美国的套路,先随便找个由头故意攀扯中国,渲染“中国威胁”,好为自家的军事扩张找合法性。
![]()
果不其然,11月5日,美国在西海岸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试射了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飞行超过6700公里后精准落入太平洋马绍尔群岛靶场。
美军声称这只是一次“常规测试”,目的是验证这款上世纪70年代就已服役的老将的可靠性。
“民兵3”的试射暴露了美方的真实意图,这款即将被“哨兵”导弹取代的老旧型号此时试射,绝非简单的“可靠性验证”。
它向中俄传递明确信号,美国不仅拥有现役核威慑力量,更在积极推进核武库现代化进程。
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炫耀自己任内“全面更新改造”美国核武库的“成果”,宣称美国核武器数量“已远超其他任何国家”。
紧接着, 特朗普又在迈阿密商业论坛上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先是故作姿态的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核大国,他其实真不想承认这点,因为这实在太可怕了。
![]()
随后,他便话锋一转,给中俄核力量排起了座次,他表示,当今世界的核力量,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并信誓旦旦地预测“中国用不了四五年就能追上美国”。
在铺垫完之后,他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他提出要“帮助中国和俄罗斯制定无核化计划”,呼吁中美俄三国共同参与所谓的“无核化”。
为了让美国“凌驾”于众国之上,特朗普还真是煞费苦心,先是虚构“中国威胁”预设前提,再展示导弹实力进行威慑,最后抛出看似公允的多边裁军倡议。
美国的算计其实很清晰,通过渲染中国核威胁,为自身核力量升级寻找借口;通过将中国拉入裁军谈判,限制中国核力量发展;若中国拒绝,便可指责中国“不合作”,为后续更强硬的核政策铺路。这种“虚空造牌”的套路,美国玩得驾轻就熟。
然而这套路背后,却暴露了美国对华核战略的深层焦虑。眼看着中国日益强大,甚至在多方面赶超美国,美国只能用“核武器”为底牌来威胁中国。
但是,美国的焦虑完全是自找的。根据权威智库统计,中国核弹头数量仅在300-500枚区间,勉强达到英法水平。
![]()
而美俄各自拥有数千枚核弹头,中国的核武库规模尚不及美国的零头。在这种实力对比下,美国竟然还不放心,非要要求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
对此,中国外交部霸气回怼,中方表示,在美俄核武库规模悬殊背景下要求中国参与裁军,“不合理、不现实”。美俄应先“大幅实质性削减”库存。
中方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特朗普政府的提议,本质上是要在中国核力量尚未形成有效威慑时将其锁定在弱势地位,这是典型的技术讹诈。
这世界不是美国说了算,其他国家也非任美国摆布的棋子。就在“民兵3”试射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紧急召集联邦安全会议,专门讨论美国恢复核试验的意图。
普京明确表态称,若美国进行核试验,俄方必将采取对等反制。俄防长别洛乌索夫更进一步建议“立即开始准备全面核试验”,并透露位于北冰洋的新地岛试验场已准备就绪。
![]()
美俄又一次在危险边缘徘徊,当核大国之间脆弱的信任被打破,世界很可能滑向新一轮核对抗的边缘。
特朗普政府一边退出《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军控协议,一边加紧研制“哨兵”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等进攻性战略武器,如今又炒作中国核威胁,其行为正在颠覆国际核安全体系。
军事对抗到最后,还是要由人类自己买单,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核讹诈从来不会得逞。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自废武功”的算计,注定不会成功。大国竞争并非一定要“你死我活”,双方比拼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是战略智慧。
相比起俄罗斯危险的,不顾一切的,只会加深对抗的对等反制,中国有自己的节奏和判断,中国将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动摇,保持核力量在合理足够水平,同时稳步推进国防现代化,这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理性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