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出炉!
国家统计局发布
31省2024年平均工资
随后,相关词条冲上热搜
![]()
抱着八卦的心点开了话题
本来想看看自己到底什么水平
结果看完
发现自己根本和平均不在一个水平

一起来看看
你的收入达标了吗?
2024年平均工资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工资是指全部劳动报酬,既包括就业人员从单位实际领取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还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可比口径是指,扣除物价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单位覆盖范围变化的影响。
整体而言,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明显高于私营单位,2024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仅为非私营单位124110元的56%。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北京位居第二
那么
北京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
➤2024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年平均工资情况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情况
接着往下看

2024年北京市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
![]()
6月27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人口与就业相关数据,其中就包含平均工资这一项。2024年北京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如下:
➤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24608元
➤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905元
![]()
(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状况如何?
哪种行业是最挣钱?
2024年城镇
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情况
1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2592元,月均19382.67元,比上年增长3.6%。(2023年为224562元,月均18713.5元)
![]()
(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2
分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分行业来看,北京市2024年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多达5个行业,其中,金融业(420195元)是唯一一个年收入过40万元的行业,大幅领先其它18个行业;
紧随其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40678元),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
卫生和社会工作(27541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50749元),教育系统(242820元)3个行业收入则超过24万元,排名前五。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
![]()
![]()
(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3
规模以上企业按岗位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
(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平均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
平均工资指在报告期内
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
平均工资通常是以年平均工资的形式表现
月平均工资就是
用年平均工资除以12求得
统计部门统计的工资≠个人实际拿到手的工资
工资统计反映的是税前工资
而不是拿到手的工资
✅ 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需要明确的是工资总额不包括从单位工会经费或工会账户中发放的现金或实物。
✅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
![]()
图源:摄图网
✅工资总额应包含:
(1)基本工资
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年度)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工资。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的上一年度的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
也可称为效益工资、业绩工资。指根据本单位利润增长和工作业绩定期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奖金;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值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全勤奖、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名目的奖金;以及某工作事项完成后的提成工资、年底双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的收益和各种资本性收益。
(3)工资性津贴和补贴
指本单位制定的员工相关工资政策中,为补偿本单位从业人员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如: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公车改革补贴、取暖补贴、物业补贴、不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单位发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补贴以及为员工缴纳的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上述各种项目包括货币性质和实物性质的津补贴以及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
(4)其他工资
指上述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三类工资均不能包括的发放给从业人员的工资,如补发上一年度的工资等。
你的达标了吗?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