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枫湾APP:《南华早报》消息,哈佛大学HIV疫苗前沿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科学家谢振飞已离开美国,加盟中国武汉顶尖生物安全实验室。
2024年5月,谢振飞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提出利用mRNA技术(新冠疫情期间被用于研发疫苗)开发有效HIV疫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从多途径而非单一途径有效训练免疫系统,解决了疫苗研发的核心难题——HIV突变速度极快,会迅速让感染者体内出现多种病毒毒株。
2008年,谢振飞在四川农业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并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2012年-2018年,谢振飞在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基因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其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谢振飞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不久后,转至拉贡研究所(RagonInstitute)继续深耕。
拉贡研究所由哈佛大学、附属教学医院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健康中心及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组建,专注于利用免疫系统预防和治疗疾病,尤其是HIV。2024年,该研究所公布的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可诱导产生针对多种HIV毒株的稀有抗体的疫苗接种策略,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
在这里,谢振飞与同事们:
·利用基因改造小鼠,培育出大量可识别多种病毒毒株的人源B细胞;
·采用人源化小鼠模型,将人类免疫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成功构建出了类人免疫系统,能更精准地模拟人体免疫反应。
·基于新冠疫苗研发的核心技术,证实mRNA-LNP(脂质纳米颗粒)系统在增强HIV免疫反应方面同样具有高效性。
谢振飞荣获2024年斯克里普斯HIV疫苗研发科学领导小组“青年研究员奖”,并于2025年凭借杰出研究成果获得哈佛医学院中国学者协会颁发的奖项。
据武汉大学官网消息,谢振飞于日前出任病毒学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独立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将继续聚焦HIV疫苗接种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研究,同时致力于新型乙肝疫苗研发及慢性感染治疗方法探索。
该实验室由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建立,后者是中国顶尖病毒学研究机构,在疫情期间广受关注。该实验室于2024年12月调整了研究重点,涵盖高致病性病毒感染机制、新型免疫干预策略及关键生物安全技术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