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记者节。作为在网络传媒领域耕耘二十余年的“职业传媒人”,都会把记者节作为致敬我们自己的一个重要时刻。如今我已从媒体机构的记者转型为实实在在的自媒体人,每年的这一天,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愫在心头涌动。在这个属于我们记录者的节日里,我想透过“自”、“众”、“真”、“新”、“正”这五个关键字,聊聊自媒体人的心声与思考。
![]()
“自”——自由与自律的双重考验
自媒体的“自”,是一把双刃剑。它赋予我们自作主张的创作自由,让自己同时担任总策划、总编辑和总审核。这种高度自主使想法得以充分实现,表达可以恣意挥洒,传播渠道无限拓展。正因如此,自媒体往往能产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内容。
然而,这种“自作主张”若缺乏约束,极易滑向“自作聪明”和“自以为是”。当大多数自媒体抛弃传统媒体的“三审三校”制度,事故的种子便已埋下。在信息传播的高速路上,每一次“翻车”都是对公信力的损耗。因此,自媒体人更需要“自重”、“自律”与“自省”。自由越大,责任越重,唯有如此,才能在创作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
“众”——从独奏到合唱的智慧
自媒体常给人“单枪匹马”的印象,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独弦难成曲。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没有强大的用户基础,自媒体的声音很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众”的智慧在于聚合。通过话题策划、系列连载、社群互动,将家人、朋友转化为忠实读者,再如涟漪般扩散至更广的圈子,这才是自媒体影响力的真正源泉。独木不成林,唯有形成“众”的合力,自媒体的声音才能传得更远、更响。
![]()
“真”——内容生命的永恒底色
真实,是新闻、纪录片乃至所有内容创作最动人的品质。在流量至上的诱惑面前,保持“真”的操守尤为可贵。不哗众取宠,不故弄玄虚,用真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这才是内容传播的生命力所在。
当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真实反而成了最稀缺的资源。自媒体人应当成为真实的守护者,用扎实的采访、严谨的求证,构筑内容的坚实基础。真实不仅是道德底线,更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
“新”——与时俱进的生存法则
“新媒体”这个词至今未过时,正因为“新”是它的本质属性。新鲜、创新、新奇,是吸引受众的不二法门。在技术迭代加速的时代,固步自封等于自取灭亡。
我理解的“新”,不仅是追逐热点,更是创新思维和差异化发展。用新眼光看新问题,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创作的活力。创新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深刻理解行业基础上的超越与突破。
![]()
“正”——价值引领的定盘星
正直、正确,不仅是公认的准则,更是自媒体发展的罗盘。航向正确,才不会出轨跑偏;立场公正,才能摆脱私利纠缠。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正”是自媒体获得共鸣、赢得公信、扩大影响的根本。
“正”意味着不掺杂个人恩怨,不沦为利益工具,始终保持客观理性的立场。它如同定盘星,确保自媒体在复杂的舆论场中不迷失方向。
记者节的一年一度,不仅是职业的庆典,更是初心的回望。作为跨越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两大时代的亲历者,我深感:自媒体降低了表达的门槛,但没有降低专业的要求;拓宽了发声的渠道,但没有减少责任的分量。
在这个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内容创业时代,自媒体的繁荣背后是更大的社会责任。当我们手持“自”由,面对“众”生,唯有坚守“真”实,拥抱创“新”,秉“正”前行,方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不灭的印记。
记者节,致敬所有不忘初心的记录者——无论身在传统平台还是自立门户,我们对真实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对时代的记录,永不改变。(来源:推荐号APP/作者:穆向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