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问题,这些年越来越被人问起:中国到底做错了什么,竟让一些西方国家对它格外“上心”?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雅克倒是一语中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做错了什么,是做对了太多。
![]()
西方国家不喜欢中国,只是因为它出现了一个“老问题”——老大地位动摇的恐惧。这是地缘格局的深层焦虑。
同一个中国,在非洲和南美被当作朋友和榜样,却在欧美媒体里常常变成“靶子”。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支持率高达70%,而欧美地区超过六成的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这落差,不靠阴谋论也能解释——中国的成功,本身就足以让一些人坐立难安。
从“蜜月”到幻灭,西方误判了什么?
![]()
回头看上世纪的中西关系,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到2008年金融危机这三十年,表面看起来像“蜜月期”,实则底下早已埋下了误解的种子。西方对中国的热情,建立在两个“想当然”的假设上:一是中国太弱,不足为惧;二是中国迟早会变得“像我们”。
当年中国的GDP只有1500亿美元,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再加上“冷战刚结束,资本主义才是终点”的自信,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1992年风靡一时。西方普遍相信,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自动西化”,政治、制度、文化都会照着西方的模板来。
![]()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个故事发生了意外转折。美国深陷泥潭,中国却迅速复苏,还反手成了“世界工厂”的稳定锚。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首次超过美国,IMF的数据摆在那里,不容反驳。《华尔街日报》那年就写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国的崛起“出乎西方意料之外”。
西方一开始“喜欢”的,并不是中国,而是那个“尚未长大”的中国。真正的幻灭,在于中国没按写好的剧本走。这种落差,最终变成了不安、排斥,甚至敌意。
从优越感到话语战,西方抹黑中国的套路在哪?
![]()
当“你应该变得像我”这场心理剧破产,西方的反应是设法掩盖这种落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动一场系统性的认知战。
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迹可循。美国政治文化里,从来都有一种“救世主”心态,讲的是“我有天赋使命去教化世界”。这种优越感一旦被挑战,反应往往会极端。新华社曾在一篇分析中指出,盎格鲁-撒克逊精英阶层对权力的执念,源于一种深层次的种族和制度自信。
![]()
认知战的套路也不复杂:美国政府放出信号,主流媒体负责包装,政客在推波助澜。比如“灰色地带”网站曾统计,2015年《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中,61%是负面内容,关键词常见“专制”、“威胁”、“不透明”这类标签。
新冠疫情期间,情况更明显了。明明《柳叶刀》早在2020年就驳斥了“病毒人造论”,但美国政客依然频频炒作,媒体不断放大,目的就是把责任引向中国。即便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确诊率和死亡率远低于美国,但这些信息很少出现在西方。
![]()
这是一种维护霸权的手段。在全球影响力逐渐下滑的背景下,西方通过话语战制造对手的形象,转移内政焦虑,维持话语权。
中国的“老问题”,其实是成功太扎眼
真正让西方焦虑的,不是中国的经济数字,而是它的发展路径。中国的成功,没靠殖民、没打战争,也没照搬西方模式。这让西方的“普世价值”神话,突然显得不那么“普世”了。
![]()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参与任何战争,通过基础设施、技术合作、产业升级逐步崛起。世界银行确认,中国已有超过8亿人实现脱贫,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而GDP也从千亿级增长到2023年接近20万亿美元,这一成绩不仅是数字,更是对传统西方范式的一次“无声挑衅”。
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搞阵营、不搞干涉,提的是合作共赢。对比一下西方的殖民掠夺史,这种模式显得格外“另类”。美国作家安德烈·弗尔切克就说过,西方真正的不满在于:中国成功地证明了一个非西方路径是可行的。
![]()
这才是那个“老问题”的根源。当印尼、巴西、埃塞俄比亚等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开始借鉴中国经验,西方便感受到“范式权威”的动摇。中国一边搞高铁,一边铺网线,还顺手建了几十个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础设施不是贷款陷阱,而是真真切切地改善了当地生活。
中国的成功,就像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学生,不但没照着老师教的写,还考了第一名。这让原本高高在上的“标准制定者”突然发现,自己可能不是唯一的答案。
![]()
中国没有要求世界认同它的一切,但它也不接受别人来定义它的存在。合作的未来,并不等于一致的模式。“一带一路”倡议就说明,中国愿意共赢,但不强求同化。这一倡议已带动数十个沿线国家经济增长,证明多元现代性是可以共存的。
问题不在中国,而在那些迟迟不愿放下“唯一正确答案”的人。一个问题悬在空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成功让你感到威胁,那到底是谁,更怕改变?
信息来源:美国为什么一直针对中国?英国学者这篇演讲分析得太透彻——环球网.2020-09-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