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乌镇11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今天,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正式发布。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王江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重点展示了一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成效和趋势,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数字经济“向质、向深、向实、向稳”发展,数字产业化亮点和创新不断,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等内容。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的数据显示,我国6G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的40.3%,位居全球第一。6G技术加速验证和产业化,成功研发并展示全球首个面向6G的内生智能通信系统。脑机接口技术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FP16半精度),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技术产业实力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6月,我国已经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比上年末增加3244万个。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指出,一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加速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日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立足全球视野,梳理总结世界互联网发展情况。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推理能力显著提升,知识密度不断增强,多模态大模型成为大模型发展的前沿方向。《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来新型风险挑战,人工智能监管治理仍是全球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核心议题。各国需在尊重主权和发展利益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持续地造福人类。
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9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