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6年,《朝日修好条约》的墨迹落在朝鲜半岛这片土地上时,黄海道海州的一个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婴。谁都没想到,这个叫金昌洙的孩子,日后会以金九之名,成为韩国独立运动的精神象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国父的革命者,用73年的人生,谱写了一段满是抗争、坚守与遗憾的历史。
金九的抗争之路,始于年少时的一腔热血。1896年,20岁的他,为报明成皇后遇害之仇,毅然刺杀日本官员,事后还留下名字表明心志。这份勇敢让他深陷困境,虽幸运地逃过一死,却经历了越狱、出家、流亡等诸多磨难。在这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朝鲜王朝的覆灭,以及日本殖民统治的残酷,也从一个自发反抗的人,逐渐成长为有觉悟的革命者。
![]()
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后,他投身新民会的秘密活动。即便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仍坚持学习西方思想,还教化狱友,从未停止探寻救国的道路。1919年,三一运动如浪潮般席卷半岛,运动失败后,金九辗转来到上海,加入刚成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这里,他从警务局长一步步成长为国务总理,把分散的抗日力量汇聚到了一起。
1928年,他牵头组建韩国独立党,还成立韩人爱国团,以激烈的方式向日本侵略者发出反抗的声音。1932年4月29日,虹口公园爆炸案震惊全球,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当场丧命。金九通过路透社公开承认自己是主谋,这既展现了他对抗侵略的坚定决心,也为保护同胞勇敢站了出来。这一事件让韩国临时政府获得国际关注,也让他成了日本通缉的首要目标。
![]()
此后十多年,金九带着临时政府在中国多地辗转流亡。在嘉兴新塍的别发里,他思索出“中韩携手、团结对敌”的救国策略;在重庆的日子里,他促成韩国光复军的成立,还在蒋介石的帮助下培育军事人才,让临时政府从一个流亡团体,逐渐发展成具有实质影响力的政权雏形。哪怕1938年在长沙遇刺,身负重伤,醒来后他仍坚持推动党派合并,因为复国大业不容内耗的信念,早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在这段流亡生涯里,他和中国军民结下的深厚情谊,成为中韩近代友好史上的重要一页。
1945年日本投降,年已70的金九回到祖国,却要面对半岛分裂的残酷现实。这位一生为独立奋斗的老人,马上将精力投入到国家统一上。1948年,他亲自前往平壤参加南北联席会议,在会上大声疾呼誓死剪断三八线,坚决反对单独建国。他发表《向三千万同胞泣诉声明》,在南北之间来回奔走寻求共识,却多次遭到李承晚集团的阻碍和记恨。
![]()
1949年6月26日,金九寓所传来的枪声,结束了他的生命。陆军少尉安斗熙射出的子弹,不仅夺走了他的生命,也破灭了半岛和平统一的希望。这位一生与暗杀相伴的革命者,最终倒在同胞的枪口下,背后的主谋至今仍是谜团。韩国为他举行了国葬,将他安葬在孝昌公园。1962年,朴正熙政府正式宣布追认金九为国父,并追授其建国勋章,也正因如此,他被韩国人尊称为国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