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朋友说“废除汉字是最大错误”:2000年文化传承,一朝断线,谁来解读祖宗的圣旨?
一张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让越南一众专家集体傻眼,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是,没人看得懂。
说到越南的汉字历史,其实比很多人以为的还要长,早在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时候,汉字就随着中原文化南下,进入了越南。
就算后来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建国,汉字也没走,反而成了官方文字,被称为“儒字”。
更厉害的是,越南从1075年就开始搞科举考试,和中国一模一样,考的就是汉字和儒家经典,这一套制度,一用就是800多年。
越南古代的帝王、士人、诗人、文人,全都以汉字为主要书写工具,留下了无数碑文、诗词、历史典籍,可以说,汉字不是“外来语”,而是越南文化的根之一。
![]()
甚至越南在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中,还创造了自己的“喃字”,一种以汉字为基础开发的本土文字系统,虽然复杂得让人头大,但也说明了越南人对汉字文化的深度认同。
问题来了:既然用了两千年,为啥突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关键点在1945年,这一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上台,他宣布废除汉字,全面推行拉丁化的“国语字”。
胡志明当时要摆脱曾经“中属”的形象,用拉丁字母写自己的语言,是一种主权宣示,他对中越历史的那层“附属关系”是极力想摆脱的。
最重要的是当时越南文盲率高达95%,汉字难学,国语字好教,拉丁字母一套下来,小孩识字的速度快如闪电,从提高国民教育水平的角度,这个决策确实有现实意义。
当时法国殖民者在越南推了几十年的国语字系统,所以胡志明也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顺水推舟”,把这个工具变成国家标准。
可现实是:识字容易了,历史却看不懂了。
越南全国有大量古庙、祠堂、佛塔,其匾额、楹联、碑记多用汉字书写,如顺化皇城、文庙、玉山祠等,这些汉字碑文记录着宗族、历史、信仰等重要信息。
![]()
但现在这些文字对年轻人来说如同“乱码”,只能当作装饰品拍照留念,却说不出其意,更别提理解其文化内涵。
越南的国家图书馆和各地博物馆收藏着大量汉文古籍、契约、家谱、法律文书等,但专业懂汉字的研究者极为稀缺,导致这些资料长期尘封,难以系统整理与推广。
不少地方志、家族谱系甚至需要外援翻译,严重制约了本国学术研究的发展。
随着对汉字的彻底废除,越南民众对儒家文化、古代典籍、传统礼制的认同感逐渐淡化,很多人不知道“春节”原本是汉字文化圈的传统节日;
孔子、孟子的思想在越南年轻一代中认知度极低;传统敬祖仪式中的汉字祭文逐渐被现代越文“替代”,造成宗教仪式的形式变化与意义流失。
除了汉字,越南还有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字,喃字,它依附于汉字发展而来,用来记录越南语,但喃字比汉字还复杂,废除汉字后,喃字也随之被“冷藏”。
目前,越南能读写喃字的专家不足百人,大量喃字诗歌、小说、民间故事陷入“沉睡”。
在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进行传统文化研究时,越南因缺乏汉字基础,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学术对话中处于“边缘化”。
就像在东亚儒学研究会议中,越南代表往往依赖翻译材料,缺乏原文阅读与比较研究的能力,影响了国际话语权。
正因为这个文化断裂越来越明显,越南也开始悄悄“回头看”。
2012年,中文教育被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虽然只是选修,但意义重大,2014年,越南第一家孔子学院挂牌成立,这些动作,说明越南在重新评价汉字的文化价值。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越南要走回头路,把国语字丢掉是不现实的,但至少可以看出,他们开始意识到:完全断掉与汉字的联系,是在切断自己一部分的文化血脉。
有越南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说:“我们不是要做中国的附庸,但也不该把祖宗的文化一刀切掉。”这个声音,越来越多。
对比一下就更明显了。
日本保留了汉字,并结合假名,自创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韩国虽然推广韩文,但至今在法律、医学、历史等领域,仍有大量汉字使用,两国都在现代化和文化传承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反观越南,一刀切断之后,短期内确实扫盲成功,但长期看,文化“自绝于先人”,特别是当国家想要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时,发现根本无从下手。
这就像你家老房子有藏宝图,可你看不懂上面的字,藏宝图再值钱也是白搭。
越南废除汉字,是历史背景下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带来的文化空白,如今越来越难以忽视。
承认问题,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越南重新引入汉字教育,不是复古,而是修补文化地基。语言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一个国家记忆与身份的载体。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越是多元,就越要有自己的根,当历史需要我们打开古籍,理解祖先留下的智慧时,能读懂,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气。
越南的反思,其实也是所有文化变革国家的必修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