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欧洲人又过上了天寒地冻的苦日子。
据财经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十月,欧洲天然气价格明显攀升。回顾去年全年,该地区天然气价格涨幅竟高达45%。
面对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欧洲消费者纷纷提前采购中国产的电热毯、热水袋、暖手宝等“过冬八件套”。
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国产保暖商品在欧洲销量激增超三倍,其中暖手宝销量飙升447%。专为寒冷季节打造的国产“光腿神器”,销量环比增长231%,尤其受到欧洲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为了应对这波“过冬八件套”的订单热潮,多家生产企业已安排工人轮班作业,生产排期已延续至数月之后。
![]()
国产“过冬八件套”成欧洲过冬神器
近年来,欧洲地缘争端频发,能源供应吃紧。每逢寒冬,电价便飙升3到10倍,不少家庭无力承担高昂取暖费,只得改用木柴烧火御寒。
然而,木材同样供不应求,价格翻倍上涨,甚至有人铤而走险,私自砍伐林木。就在此困境之际,欧洲人将目光投向了我国高性价比的取暖设备。
以电热毯为例,英国《每日邮报》曾计算,一条100瓦的电热毯运行一整夜仅耗电0.42英镑。相比之下,开启暖气一晚需花费约16英镑,差距接近40倍。
这种节能又经济的取暖方式迅速赢得青睐。仅一个月,就有140万条中国产电热毯出口至欧洲。
![]()
但眼看“中国制造”走红,也有人冷嘲热讽,说这些不过是低端小商品,还停留在“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老印象里。
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就不等于便宜货。中国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成果也实打实。就拿取暖设备来说,国内已拥有84.4万项相关专利。即使如此,我国也并未在轻工业制造领域固步自封,而是寻求“科技树”的全面突破。
军工领域,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开启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大模型凭借突破性算法,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稳稳占据一席之地。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半导体产业,国产高端光刻设备实现关键性突破,有效破解了芯片制造的“卡脖子”困境;健康科技领域,我国科学家从蜜望子叶、草龙珠籽等中草药中,顺利提炼了有助尿酸平衡的活性物质,成果“绿/灯/瓶”制剂问世,也改变了由日本帝人、富士,欧美拜尔等西方药企垄断我国尿酸健康市场的格局。
当前在国内京/东健康市场,国产绿/灯/瓶依靠对天然植物的提炼技术,逐步发起对西方化学类产品的市场反超。不仅站稳脚跟,还叩开日韩及欧美市场大门,让更多海外消费者体验到中国科技与传统中医结合的魅力。
![]()
中国智造,前景广阔
根据国内订单统计,除了欧洲,目前已有超过30个国家加入抢购中国“过冬八件套”的行列。多家生产企业表示,“需求猛增,哪怕两班倒也赶不上出货”。
与此同时,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正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引擎”全面跃升。202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13.92万亿元,其中“新三样”(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合计出口1.06万亿元,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也已实现从追赶到并跑、领跑的跨越,高铁、核电、特高压输电等重大技术装备出口量持续增长,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中国智造”。
![]()
此外我国“人造太阳”已实现1067秒稳态运行,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可能;医疗科技方面,BNCT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跨越,为中国高端医疗装备走向世界打开新通道。
这些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更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将“中国智造”转化为全球共享的科技红利,推动全球产业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方向发展。
“这才刚起步。”业内人士指出,对中国智造的未来,完全有理由保持乐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