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当前,中企赴欧投资正步入新的阶段。根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美国智库荣鼎咨询的报告,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比上一年增长47%,达到100亿欧元。这是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七年来首次增长。
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多年的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合伙人桑佳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布局欧洲的步伐明显加快,中企呈现出从“追求市场”转向“追求价值”的趋势。
桑佳林表示,一方面,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或贸易导向,而是积极通过并购、合资及研发合作等方式,进入新能源、储能、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先进材料等战略性行业,寻求技术突破与价值链跃升;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重视“本地化深耕”,包括设立研发中心、建设区域或双总部、参与基金投资,以融入产业生态。
面对欧洲在数字经济等方面日益复杂的税务环境,桑佳林坦言,中国企业正面临挑战,比如跨国架构调整要求强、税务成本管理复杂,以及内外部信息协调成本上升等。他建议企业应从战略角度提前规划,包括前置评估税务风险与架构可持续性、重视并购后税务与财务整合、引入本地税务专家及长期顾问机制。“只有将税务与经营战略结合,才能更好应对政策变化,实现稳健落地与长期增长。”桑佳林说。
![]()
不过,欧洲市场并非铁板一块,不同区域呈现出鲜明特色。桑佳林细分了各地区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制造业基础扎实,是产业链升级的重要目标地,但经营成本高、合规要求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物流枢纽和税务制度上具有优势,但监管正不断趋紧;中东欧地区成本相对较低、政策友好,是制造业布局新热点,但市场规模有限;北欧国家在清洁能源、生命科学领域领先,适合技术合作,但文化差异显著,生态圈较为封闭。
“企业在制定欧洲战略时,应结合行业属性、供应链策略、人才安排与资本规划等维度进行精细化选点。”桑佳林说。(经济日报记者 孙昌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