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疗信息安全分层分类培训大纲(附相关法规政策文件清单)

分享至

患者医疗信息安全分层分类培训大纲



  • 导语:根据《医疗机构患者医疗信息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三部门,2025年6月23日)要求,医疗机构要“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保护患者医疗信息安全意识”。为此,杏林职苑此前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文件要求,已编制并发布《患者医疗信息安全分层分类培训管理办法》,现编制该《办法》配套文件《患者医疗信息安全分层分类培训大纲》,以供医疗机构参考。
目录

一、全员通识培训内容

二、分层分类培训内容

1.医务人员培训内容

2.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3.IT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4.其他人员培训内容

附录A:患者医疗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文件清单

A01法律

A02行政法规

A03部门规章

A04规范性文件

A05国家标准

A06行业标准

A07司法解释



一、全员通识培训内容

全员指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技术人员、新入职人员、实习/进修人员及第三方外包人员。

全员通识培训内容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

1.患者医疗信息核心定义与范围,明确个人健康信息、敏感医疗数据的界定(如病历、检验报告、生物识别信息等)。

2.核心法律法规关键条款,涵盖《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禁止性规定。

3.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核心要求,包括《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的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要求。

4.常见安全风险与泄露途径,如网络钓鱼、弱密码破解、终端设备失控、物理文档丢失、第三方合作漏洞等。

5.基础防护操作规范,涉及密码设置、设备锁屏、外部存储设备使用、办公网络安全、加密通信工具应用等。

6.信息安全事件报告流程,明确事件分级、上报时限、责任部门及初始处置措施。

7.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及机构内部追责案例。



二、分层分类培训内容

1.医务人员培训内容

(1)医师培训内容

包括不限于:

电子病历书写与存储的安全规范,确保操作留痕、权限合规、数据真实完整。

患者信息共享与对外提供的审批流程,严格遵循“知情同意”和“最小必要”原则。

移动诊疗设备(如手机、平板)的安全使用要求,防范数据泄露或设备丢失风险。

临床科研中患者数据的去标识化处理标准,符合医疗科研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会诊、转诊过程中信息传输的加密方式与合规边界。

(2)护士培训内容

包括不限于:

护理记录、体温单等数据的实时录入安全,避免非授权人员查看或篡改。

移动护理终端的登录管理、操作规范及数据同步安全要求。

本专《医疗机构患者医疗信息规范管理指引》包括“患者医疗信息规范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细则,患者医疗信息管理制度,电子病历系统分级授权与权限管理规定,患者医疗信息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处理与发布规范”等内容。欢迎将本专栏加入收藏。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