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西安9家老年教育机构,收费咋样?课程如何?

0
分享至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推进、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当下,老年教育市场被认为是“银发经济”最有潜力的蓝海之一。

对不少中老年人来说,老有所学不仅是学会一门或几门技艺,更是构筑丰富多彩生活、收获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1983年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人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前身)创办以来,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建成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共计10.5万所。同期,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1亿。

从陕西的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87万人,全省建成各类老年大学(教学点)828个。



参照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此前统计,至少60%的老年人有上老年大学的需求,也就是说,虽然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但现有教育资源很难满足,供需缺口依旧不小。

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将其作为破解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

综合上述数据,全国平均每万名老人约有3.4所老年大学;全省平均每万名老人约有9.3所老年大学(教学点)。从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全国还是陕西本地,现有的老年大学显然是无法满足60%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需求。

今年4月,民政部等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质量”方面,把“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作为单独一条列出,对老年教育的学习场地、覆盖面、老年大学建设、学习资源供给、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师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普惠性老年教育等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可见,发展老年教育是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选择去老年大学只是老年人接受教育培训的一种形式,还有许多老年人或通过社区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户外自发组织的个性化团体活动、机构组织的旅游游学等方式在实现老有所学的愿望。

近年来,西安市区不少居民区附近,市场化运营的老年教育机构悄然兴起。它们凭借灵活的机制、多元的选择、优质的服务迅速立足,已与老年大学形成互补与竞争格局。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了西安市9家老年教育机构,看看身边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



10月17日到23日,西安阴雨绵绵,但记者走访的9家机构的课程全都如期开展。一群平均年龄至少50岁以上的学员准时到课,教练教得认真,学员学得起劲,各机构的教室里充满着专注与热忱,像要烘干连日阴雨带来的湿冷。

不到课不划课时,不用抢课随到随学

“公办老年大学一年就两个招生季,错过就得等下个学期。抢课时更是眼睛一秒都不敢离开手机,稍微慢一步就抢不到课了。”一位曾亲历公办老年大学“一课难求”、两年前转入家门口“启明心中老年大学”的李女士说,“我之前在老年大学上的是40人的班,每次进教室都感觉‘嗡’地一下。而机构的舞蹈班20来人,学习体验还不错。”



还有机构学员提到,“机构的教学管理相对更灵活,尤其是‘不到课不划课时’的规则,更人性化,谁家还没点事儿呢!”走访的9家机构中,8家都实施这一更灵活的教学管理,剩余一家机构称会为缺课学员提供答疑、辅导等服务。

正如一机构负责人所说:“学员来咨询报名,你要是给人家说得等到下学期,或者人家因为家里急事请假,你还把人家课时划掉了,谁还愿意来呢?开门做生意嘛,得灵活。”

可依据学员要求开设私教课

10月21日下午,在与小寨IC舞室“共享”教室、师资的“西安盛年大学”咨询台前,65岁的何女士咨询并试听舞蹈私教课后报名,与老师成功约课——次日即可开课。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除声乐、形体、舞蹈、太极、书画等老年人常见的兴趣班外,各机构都在尝试凭借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课程,比如成品剧目班、中老年芭蕾舞班、秦腔、英语口语等。



此外,走访的9家机构均称可依据学员的要求开设私教课。课程价格也根据班型、老师而有所不同。

“我觉得机构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比如近几年在我们中老年群体中锅庄舞很流行,有些机构顺势就开了锅庄舞班,大家都乐意来学,出去表演时也显得自己更专业一些。”一机构的学员孙女士说。

“大家都在尽己所能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吧!”一机构负责人提到,“除了私教课价格较高外,目前大部分机构的班课价格已和公办老年大学持平,或仅稍微高一些,毕竟公办老年大学还有财政补贴支持。”

以声乐课为例,西安市中心一机构499元/15次课,市区近郊一机构的大班课(16人以上)300元/16次课,小班课(班级12人)350元/16次课。另外,市中心机构对一次报一年课程(30次课)的学员推出948元/30次课的优惠价,而私教课一般定价在200元—400元左右。



而西安市老年大学该课的价格为:声乐初级班250元/16次课,声乐高级班300元/16次课,声乐艺术指导班500元/16次课。

有课后聚餐 还有同学沙龙

10月17日下午4时许,在西安忆芳华中老年文娱中心的舞蹈室,5名锅庄舞初级班的学员正跟着老师对着镜子练习。

“这不是正课,是课后辅导,算是老师给几位有疑问的学员准备的‘加餐’。”机构负责人笑着说,“也算是我们的一种‘课后增值服务’吧!”



加练结束后,几位学员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学员郑女士说:“我昨天膝盖刚打了玻璃酸钠,医生叮嘱我不要动。可我一听音乐响起,再一看大家的舞姿,没忍住还是跟着动了动。”大家顺着她的话题聊起哪款氨糖好用,又分享锻炼时哪款抗阻带好用。

“我们这学员课后经常坐在这儿‘话疗’,相互分享一些信息,聊聊家常。”有机构的负责人说。

“两年前,我还是零基础,当时特别担心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不规范的舞蹈练习误伤身体到这儿来学。没想到这两年不仅舞蹈越练越专业,还常参加机构组织的沙龙、聚餐等活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一批人越处越投缘,感情也越来越深。”西安启明心中老年大学的学员说。

“我就是和这个机构里的姐妹谈得来,每周来上课来,接待老师都热情地招呼。课后大家还经常一起组个局,跟老友聚会一样,这用现在时髦话是不是就是‘情绪价值满满啊’!”学员苏女士也这样说。

另外,像西安盛年大学、乐活银龄中老年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全国连锁的老年教育品牌,还可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不小的经营压力:

成本高、压力大,相信“坚持为王”

但谈及经营状况,多名机构负责人和老师都坦言,房租、人力和推流等成本占到了大头,经营压力不小,但多家机构负责人相信“坚持为王”。

一家面积约120平方米的机构负责人称,“除去公摊,实际使用的面积约90多平方米,每年房租约10万元,教师课时费约10万元,乐器、装饰等各种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约5万元,在不同短视频平台投流每个月也得1万元。运营了一年,经营状况就是刚要回本。”

为控制成本,不少机构的经营者身兼数职,比如西安忆芳华中老年文娱中心负责人,既要负责招生,还要在学员上课时拍视频,课后剪视频、上传视频,联系平台推流等。

小寨“IC舞蹈工作室”是一家经营多年的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去年引入了全国连锁的“盛年大学”。该机构相关负责人龚老师说:“通过‘共享’经营,在学生培训的空档期开放教室,同时将场地租给一些有固定学员的‘名师’。目前,我们这儿有个老年芭蕾的班,就是老师带学生来上课,我们只向老师收租金,既盘活闲置资源,也能精准吸引志同道合的群体。”



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伴随着老年教育培训机构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走访的9家老年教育机构都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商业写字楼内,其中8家从写字楼1楼就设有清晰的位置指示牌,但有一家机构却很难让人找到。

在课程丰富度上,市场化机构与公办老年大学间差距明显。2025年秋季学期,西安市老年大学开设5大类89门课程,而市场上大部分老年教培机构最多仅提供20多门课程,且都存在因报名人数不足无法开课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教培机构在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同时,在走访的9家机构中,仅有3家在校区显眼位置公示价格、课表,另外6家虽有课程公示,部分也有价目表但无公开,需学员主动向老师索要才能查看。

目前,开办老年教培机构仅需在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即可运行,且多家机构以“文化科技公司”“科技发展公司”等名义注册,模糊的主体定位或给监管留下隐患。

此外,9家机构中至少有5家已为学员提供旅居、康养、旅游等服务,但此类服务的监管标准、责任主体与执行细则尚未明确。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论专委会副理事长兼常务理事刘骥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一个严峻现实,而且将会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如何做好老龄服务工作将成为一个重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教育具有人民属性,老年教育作为老龄服务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水平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实现涵盖老有所学等“六个老有”的政策目标正成为社会焦点。创新发展老年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在积极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和质量,有力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刘骥表示,重视发展老年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宏观顶层设计上,加强跨部门协同治理。老年教育涵盖教育、健康、文体等方方面面,无法简单归口到某一部门或单位来独立管理,其需要多部门筹措、跨部门协作。刘骥认为,根据现有的实践经验,采取政府主导的联席工作机制,多部门各司其职,能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创新基础。

其次,从中观层面来说,健全财政保障机制是高位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老年教育具有公益性、普惠性,不能仅因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老年教育保障匹配不均衡,无法确保老年教育的可持续性。”刘骥说。

再次,从微观层面来讲,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开发等等都关乎老年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老年教育的实践层,包括数字化程度、智慧化程度、适老化程度,都还有很细致的工作要去做,这样才能很好地把老年教育落到实处,服务好老龄群众。”

刘骥表示,结合已有调研情况来看,老年大学在开展老年教育上尚有许多有待开发的潜力,特别是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有着很大兴趣,可以丰富老年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相应的,这就须加强从制度上加以引导,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热情,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社会监管与法治规范,保障老年教育的多样化良性发展。

刘骥长期从事老年教育基础研究,利用长期追踪数据发现,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程度越深,对于缓解老年认知衰减有着显著作用。然而调研发现,实际上,老年教育的主动参与者并不多,这说明对老年教育的普及度不够,进而导致社会收益不高。刘骥从投资综合收益的角度分析认为,对老年教育的投资越充分,社会收益也更加丰厚。老年人通过参加学习、体育锻炼等教育文体活动,可以很好地保障自身的健康状态,随之而来就能带动老年人医疗健康、照护服务等支出减少,老年人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了,这不正是社会收益丰厚的表现。

刘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也涵盖在当前社会中占比越来越高的老年人口。观察一个社会如何对待老年人,其实是这个社会根本活力的真实体现。如果能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育、老有所学,过上物质与精神文明皆足的美好生活,那么会形成很好的社会示范效应,激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活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李小博 B4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风新闻
大风新闻
传播最有价值的新闻
9502文章数 62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