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县领导进村视察,意外发现一个老农穿飞行员的裤子,可这个老人,之前却很普通,县领导暗道一声:“此人不简单!”
那年初春,日照县统战部部长夏良柏下乡视察。
孙家村土路上,有个老农正弯腰收拾农具。老农叫王延周,63 岁,皮肤黑,双手全是老茧,看着和其他农民没区别。
夏良柏当过兵,眼神准。他发现王延周站姿挺拔,就算弯腰干活,脊背也有军人的硬朗劲儿。
更怪的是,村民对王延周很冷淡,不亲近也不排斥,像没这个人一样。夏良柏心里犯嘀咕:“寻常老兵都受敬重,这人气质不一般,怎么没人在意?”
他的目光落在老人裤子上,突然停住了。裤子洗得发白,裤脚磨出毛边,明显穿了二三十年。但裤型特殊,两侧有拉练,膝盖有耐磨补丁 —— 这是民国空军飞行员的裤子。
这种裤子工艺特别,当年只有正规飞行员能领到。夏良柏立刻让人叫王延周过来,直接问:“老乡,你像当过兵的,这条是飞行员裤子吧?”
王延周身子一僵,眼神瞬间暗了。他手指摸着裤拉链,沉默了半分钟才开口:“夏部长眼光毒,我当过兵,也开过飞机。”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夏良柏追问:“当过飞行员,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说?”
王延周叹口气:“过去的事,提了伤心,没必要让人知道。”
在夏良柏劝说下,一段藏了二十多年的往事,终于说了出来。
![]()
1937 年 “七七事变” 爆发,17 岁的王延周看见日军烧杀抢掠,当即加入国民党 29 军抗战。
部队很快被日军打散,他一路逃到西安。1938 年,他考上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眼看要毕业当陆军军官。
毕业前三天,他在街头看见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日军飞机太嚣张,我要驾机打鬼子!” 他偷偷报了名。
凭着好体格和之前的军旅基础,他被录取了。1941 年,他被派往美国学飞行。美军教官夸他有天赋,多次劝他留美,给优厚待遇,都被他拒绝:“我学飞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自己享福。”
1943 年,王延周回国,加入陈纳德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成了 “飞虎队” 飞行员。
1944 年 6 月 2 日,他第一次执行任务。驾驶 P-40N 战斗机掩护轰炸机,炸完郑州火车站准备返航时,引擎突然停了。
他赶紧检查仪表,发现左油箱没油了。拧开转换开关,把飞机拉高到 3000 米,刚要追战友,左前方出现个黑点。
黑点越来越近,是日军 “九九” 式运输机。运输机发现他,赶紧掉头想逃。王延周猛拉操纵杆,战机 180 度转弯,绕到敌机右后方。
他按下按钮,六挺机枪同时开火。只打了 18 发子弹,就击中了敌机油箱。运输机变成火球,坠地后炸起烟团。
第二天,美籍分队长告诉他,日军广播说有架载着 7 名将官的飞机失踪,时间地点都对得上。
整个抗战期间,王延周击落 3 架零式战斗机、1 架东条战斗机,总共打下 5 架日机。他还 8 次穿越 “驼峰航线” 送物资,好几次差点丧命。
抗战胜利后,王延周想回山东老家,却被留在国民党空军任职。
1946 年 4 月 20 日,他驾机飞济南,遇上坏天气,偏离航线,迫降到河北清河县的麦田里。这里是解放区,他被民兵抓住了。
他以为要受刑,没想到战士们热情招待他。他亲眼看到解放区和国统区不一样,当即说:“我愿意留下来为新中国效力。”
1949 年开国大典,他成了 17 名受阅飞行员之一。17 架飞机分 6 个编队,他在第二分队当僚机,驾驶 P-51 战斗机飞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检阅。
抗美援朝时,他又驾驶战机击落、击伤美军 F-86 战机各 1 架,立了二等功。
可到了特殊年代,他在国民党军队的经历被翻出来。有人揪着这事做文章,把他抓进监狱关了三年。妻子受不了压力,和他离婚。1961 年出狱后,王延周心灰意冷回了孙家村。
他把所有军功章、飞行证件锁进木箱,从此再也不提过去,天天种地。
夏良柏问他 “为啥不上访申诉”,王延周回答得平静却有力:“我问心无愧,没做过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名誉地位于我如浮云。”
夏良柏听完这段经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立刻把王延周的事向上级汇报,还以县委统战部名义开介绍信,帮王延周联系平反的事。
1984 年,安阳航校正式宣布,王延周的入狱是冤案,予以平反纠正。这位隐姓埋名二十多年的空战英雄,终于重新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平反后,王延周娶了个农妇,继续过平静日子。2005 年,85 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后来在自传里写,开国大典受阅时,就想入党了,这一等就是 65 年。
这一年,他受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座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还领到了抗日老战士一次性生活补助金,这笔钱是中央财政专门拨付的。
2015 年,这位大陆最后一位飞虎队队员,在北京去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