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哭了,这事儿可不小。一个世界冠军,在镜头前聊着过去的事,突然就没绷住,眼泪掉了下来。不是因为比赛输了,也不是受了什么伤,就因为想起了东京奥运会后那段日子,心里那股劲儿,一下子就散了。
这眼泪,不光是给自己流的,也是给全红婵提了个醒。
![]()
很多人可能忘了,东京奥运会上,陈芋汐其实也拿了金牌,女子双人十米台,搭档张家齐。但在单人项目上,她输给了横空出世的全红婵,拿了块银牌。问题就出在这块银牌上。全红婵那几跳太完美了,水花小得像扔了个硬币,直接被捧上了神坛。这么一对比,拿了银牌的陈芋汐,就显得特别尴尬。
网上那些声音,说白了挺伤人的。“赢得侥幸”、“全靠经验老道”,甚至有人扒她的家庭,说她努力的背后有别的文章。十几岁的小姑娘,天天泡在水里,头发被氯水泡得干枯发黄,练得一身伤,最后拼来一块奥运银牌,换来的却是这些。她自己后来说,那段时间都不敢上网,躲在宿舍里发呆,甚至想过,要不咱不跳十米台了?换个项目得了。
你看,这就是竞技体育残酷的地方。你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大家只看领奖台上那百分之一的差距。
![]()
其实周继红早就把这孩子看透了。她评价陈芋汐,用词很简单:“比较拼,对自己要求高。” 这话听着普通,但分量很重。啥叫“拼”?就是当年为了进上海队,一个207C动作,她能从十米台往下“砸”几个月。第一次站上去,腿都哆嗦,跳下去人直接拍在水面上,疼得半天缓不过来。教练骂她,她也不哭,就低着头听着,心里就一句话:“再来一次。”
就是靠着这股一根筋的劲儿,她才从一个试训队员,一路拼进了国家队,拿了世锦赛冠军。她的成功路上,天赋有,但更多的是别人看不到的死磕。
现在,这股压力,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全红婵身上。
![]()
全红婵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当年的陈芋汐一模一样,甚至更麻烦。身体发育是第一道坎,身高体重一变,以前轻松拿捏的动作,现在可能怎么跳怎么别扭。外界的期待是第二座大山,所有人都默认她必须是完美的,水花稍微大一点,就是“状态下滑”。这种捧杀,才是最吓人的。
陈芋汐的眼泪,就像一本摊开的教科书,告诉全红婵:这条路不好走,你会遇到一模一样的坎,会有人质疑你,会让你觉得委屈。关键不是怎么躲过去,而是怎么扛过去。
陈芋汐是怎么扛的?她没换项目,也没在网上跟人对线。她选择回到训练馆,闷着头练核心力量,一点点调整动作,去适应变化后的身体。最近她发了个训练视频,人就踩在一个不稳定的波速球上,单脚站立,手里还举着个瑜伽球找平衡,眼神死死盯着一个点。那专注劲儿,就是她对所有质疑最好的回答。嘴上不说,身体最诚实。
![]()
所以你看,她们俩在跳台上是对手,下了场其实是战友。你追我赶,互相刺激,谁也不敢松懈。今天你跳得好,我回去就得加练;明天我突破了,你又得想办法追上来。这种良性竞争,才是中国跳水队一直这么牛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无论是陈芋汐还是全红婵,她们都还是十几二十岁的姑娘。跳水这碗饭,吃的是青春,拼的是那几秒钟的完美。水花压得再漂亮,背后也是数不清的伤痛和泪水。陈芋汐那滴泪,让我们看到了冠军光环背后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会疼、会委屈、但擦干眼泪选择继续拼下去的女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