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抗衰老产业联盟)
10月30日下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星辰大海厅举办生物医药领域专场学术交流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和科技创新部联合承办。
![]()
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强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交流会是研究院系列学术交流会的专场活动之一,旨在加强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各团队协同联动,推动各学科平台建设,更好地为研究院“十五五”规划制定出谋划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邀请了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结合业内热点和研究院发展方向进行了在专题研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以《解码衰老时钟发展延长健康寿命的策略》为题,系统介绍了团队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新思路。
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胡深教授在《多维组学与纳米医学在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中应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整合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数据,挖掘疾病诊断标志物与药物靶标,并介绍了相关靶向药物研发进展。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何向伟教授在《de novo Tandem Duplications Generate Genetic Diversity Genome-wide》报告中,从酵母遗传学角度揭示了串联重复序列在基因组演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形成机制,为理解遗传多样性与疾病发生提供了新视角。
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学术带头人曹启龙博士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开发与阶段性产业转化策略》为题,结合多年企业研发经验,系统分析了干细胞药物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路径。
与会专家、企业代表还围绕衰老标志物的实际应用、检测成本与便捷性、纳米医学靶向递送等技术问题,细胞治疗领域的竞争格局、政策定价与产业化回报等现实问题,以及成果转化落地等内容开展了交流研讨。
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向东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研究院是连接清华与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的重要桥梁,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增强与产业界、投资界的互动,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把技术用在产业中。同时,他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于创新、积极交流,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参加本次会议的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院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外,还有来自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的代表,以期通过跨界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来源: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