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多方共话IgA肾病科普,携手守护肾脏健康”主题交流在诺华展台举行。中国疾控中心、临床医疗机构、主流媒体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慢性疾病防治痛点,助力构筑慢性肾病防治防线。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慢性肾病列为“全球优先关注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当前‘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慢病防控的千斤重担需要人人挑。”她说,慢性肾病等很多慢性病都是沉默的杀手,但慢性病防控决不能沉默。
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IgA肾病具有起病隐秘、病程迁延的特点,患者群体庞大且以青壮年为主体。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李贵森说,该疾病若控制不佳,一旦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需要大量医疗资源,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负担,也让家庭与社会承受沉重压力。
李贵森认为,IgA 肾病患者诊疗过程面临多重挑战,主要有三大核心困境:一是难以及时准确诊断;二是对治疗目标与达标值认知不足;三是难以长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需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创新治疗方案的可及性,助力患者实现长期达标、远离透析;另一方面强化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公众防病治病意识与健康管理能力。此外,他还在现场列举肾病常见谣言,呼吁大众远离“伪科学”,建立对肾病的正确认知。
在“破局与创新:多方聚力共筑IgA肾病新防线”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科普落地、临床实践等议题展开探讨。
谈及现有疾病教育是否充足的问题,李贵森说:“现在的科普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聚焦大众真正焦虑的问题,整理成科学系统严谨的科普知识,通过权威媒体进行传播。”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彬则从“筛、诊、治、管”四环节拆解科普场景:“筛查要提醒大家重视尿常规,诊断要讲清肾穿刺的必要性,治疗要纠正‘肾病无药可治’误区,管理要强调‘别熬夜、遵医嘱’,全流程都离不开科普。”
![]()
对话环节嘉宾分享观点。
吴静认为,慢病防控需遵循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医防融合原则,而且是全社会系统工程。慢病防控科普先行,科普是社会“疫苗”,“接种”好了全社会受益。呼吁更多主流专家、主流机构、主流媒体和主流企业加入科普宣传,同时应利用AI等新技术不断扩大传播范围和成效,惠及更多公众。
诺华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心血管、肾脏及代谢治疗领域兼创新患者服务负责人管宏代表企业发言时说:“患者对疾病需求强烈,但易被错误信息误导。诺华公司在肾脏病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深感责任重大。将正确的高质量、科学的信息给到患者,我们责无旁贷。未来,我们将会在权威机构和专家指导下,继续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