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为何不排斥佛教?毛主席:信佛之人与共产党人有一个共同点

0
分享至

“1961年秋天的傍晚,毛主席笑着对身旁的班禅说:‘众生要解脱,咱们也要解放,中国这条路,其实是一回事。’”短短一句寒暄,外人只当作聊天,细细揣摩,倒能看出他对佛教既不神秘化,也绝不排斥。



说起毛主席与佛教的最早接触,不得不提母亲文七妹。清末民初的湖南乡村,烧香吃斋在妇女中极常见。母亲两胎夭折后,听人劝拜观音、认石头当“干娘”,只盼孩子平安。毛主席后来回忆,“这其实是一位母亲的急切。”童年的他跟着母亲布施乡邻,看多了贫苦,也看到了“慈悲”落在现实里的那点温度。

家庭另一面却是父亲毛顺生的务实与严厉。老毛头不信神佛,只信算盘。母亲布施几升米,他能争得面红耳赤。父母的拉扯,让少年毛泽东很早就学会旁观——佛教有情怀,但光情怀救不了窘迫的日子。于是,他既接受母亲行善的动机,又开始怀疑“迷信”能否解决根本问题。

怀疑被系统知识点燃是在东山学校。老师李漱清建议把荒废的祠堂、庙宇改成学堂,毛泽东第一个举手赞成。“学问,才能破蒙”,这句话他后来常对朋友念叨。信仰之壁被推开一角,理性思考趁机生根。



时间推进到1936年,毛主席对斯诺谈到童年往事时已能轻描淡写,“小时候母亲信佛,我受过影响,但我更相信知识能救国。”然而他并未因此贬低佛教,相反,他将其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说白了,拆庙不是目的,培养读书人、救苦人,才是核心。

1947年2月,转战陕北途中,毛主席夜宿佳县南河底。白云山白云寺香客不断,警卫员李银桥劝他骑马上山,他摆手拒绝。“不是装样子,山门前骑马总觉不妥。”在他看来,庙宇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宗教场所,尊重文化就是尊重历史。山顶风大,他仍驻足良久,低声嘱咐随行人员记录殿宇布局,准备日后修缮资料。



一年后,中央机关移驻西柏坡,途中大雪封路,毛主席与周恩来、任弼时借宿五台山塔院寺。大殿里,几位喇嘛正在整理残缺藏经。主席随口与青海喇嘛罗真呢嘛交谈,谈到“有生即有灭”,又笑问“那么,蒋介石那一套可惜吗?”喇嘛一时语塞,众人哄笑,气氛却不失庄重。毛主席转而关心经卷保护,方丈讲起抗战时日寇焚经毁像的惨状,他当即表示,“新中国要出面修复,文化遗产不能再断。”

新中国成立后,对佛教的态度更趋明确。1955年,会见西藏、内蒙古等地宗教领袖时,他直言:“佛说普度众生,我们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都在‘众生’二字。”他鼓励僧俗合作治理地方,又提醒:“光懂佛法不读自然科学,难免落后;只懂科学不懂本土文化,也站不稳。”这番话后来被不少学者视为宗教中国化的起点。



1961年9月,北京中南海颐年堂内,再次召见藏传佛教高僧。毛主席手边摊着《金刚经》汉、藏两种版本,他指着经文说:“无我相,无人相——翻成今天的话,就是要反对个人主义。”他还笑称自己“抽空琢磨佛学”只是“求异”,真正目的在于把传统资源转化为治国理政的话语工具。

其实,主席批示、讲话中引用佛典并不少见。“如来佛手掌心”“普贤愿海”“一念成佛”……这些来自《大乘起信论》《华严经》的词句,被他巧妙运用在军事、外交甚至干部整顿场合。高层干部听得云里雾里,却也明白领导人借旧典阐新理的意图——传统并非包袱,而是弹药。



总结毛主席“不排斥”佛教的几条逻辑,首先是文化维度:两千多年沉淀下来的建筑、碑刻、经典,不保存就等于自断根脉;其次是社会维度:僧尼也是劳动人民,联合他们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再者是思想维度:佛教肯定“众生平等”,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解放在落点上并非南辕北辙。换句话说,他看重的是“共同点”带来的现实价值。

当然,主席的肯定并不意味着无条件迎合。他反对宗教特权,反对借佛法麻痹群众。1964年,有人提出在某地兴建超规格大佛像,他批示一句:“劳民伤财,无益觉悟。”态度鲜明。

七十年代初,主席病中仍让工作人员搜集敦煌写经影印件。那时,他已难长时间阅读,却坚持翻看,用浓重的湘音说:“都是好东西,不能扔。”从故乡祠堂到陕北古刹,再到中南海书桌,一条隐线贯穿始终——对佛教文化加以批判继承、合理利用,而非迷信或割裂。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毛主席的做法提供了一种处理传统与现代、信仰与理性的开放思路:先理解,再选择;先保存,再改造。佛教之于他,既是情感记忆,也是治国工具,更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秀心文雅 incentive-icons
秀心文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481文章数 1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