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军的最新添翼中又添一笔——近日,上海沼东的中华造船厂就中国海军的第一艘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四川舰的下水仪式举行了,伴随着一瓶香槟的掷碎,彩带的漫天飞舞,四川舰正式开启了其征程。这艘舷号“51”的巨舰,瞬间成为全球军事圈瞩目的焦点。
![]()
外媒惊呼它是“强大的先进战舰”,甚至给它贴上“披着两栖攻击舰外衣的航母”标签。从尺寸看,076型的确是个“庞然大物”:舰长263米,宽43米,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甲板面积比美国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还大。有网友调侃:“这哪是登陆舰?分明是飘移的海上机场!”
通过将电磁弹射的先进技术与传统的双舰岛的设计模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就能将传统的岛屿的设计彻底的颠覆开来。
其最具颠覆性的设计就体现在了甲板上那条长达100多米的电磁弹射轨上。可惜这门先进的技术至今都未能从“专属”航母的“专属配置”中脱颖而出,甚至连美国最新的两栖攻击舰都未能装备上。而通过电磁弹射的技术却让076型就能将重型的固定翼飞机如歼-35的隐形战斗机、攻击-11的无人机等一举就能快速的起飞了。
![]()
与此相比,美国的两栖舰却只能靠着那一支垂直起降的F-35B的战机,其载弹量和航程都相对严重地受到了限制。
另一个亮点是双舰岛设计。前舰岛负责航行指挥,后舰岛专注航空管制,分工明确如“海上交通指挥官”,这种布局不仅提升效率,还降低了被一发命中即瘫痪的风险。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也采用类似思路,但076型将其与两栖功能结合,属全球首创。
![]()
无人机航母?三栖作战新形态
076型被戏称为“无人机航母”并非虚名。它能搭载约50架各型飞行器,包括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预警机,以及彩虹、无侦-7等无人机。无人机成本低、可大量部署,能在高风险区域执行侦察或攻击任务。
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电磁弹射可灵活调节推力,避免无人机因过载解体,这是传统弹射器难以实现的。
而076型更是将两栖攻击舰的“本色”尽显于外,除了空中优势外,还可将舰尾的坞舱作为可调式的登陆艇的起降点,中层的甲板又可装载两栖战车,一次可将整营的兵力和装备全部投送到岸上,堪称两栖作战的“巨无霸”,平面登陆、垂直机降、电磁弹射空袭——三位一体的打击模式,让传统滩头防御体系难以招架。
![]()
为何说它是“披着羊皮的狼”?
从命名看,“两栖攻击舰”似乎低调,但076型的实力已接近中型航母。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排水量4.2万吨,印度“超日王”号约4.5万吨,076型与它们吨位相当,却多出坞舱和车辆库,功能更综合。
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也将为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的短板起到了一定地弥补作用。075型侧重登陆运输,而076型凭借电磁弹射和无人机群,能配合航母编队执行制空、反潜任务,甚至独立指挥小规模冲突。
其灵活的可控性不仅使其成为海军的转型“关键拼图”,也将为中国的海防、海巡、海事、海警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和可能。
远海作战的日趋常态化之际,我们的未来军事战略也将对远海作战的新支点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025年10月,互联网照片显示“四川舰”已完成电磁弹射“小红车”测试,挡焰板竖起,预示海试临近。一旦服役,076型可能与075型组成“高低搭配”:075负责大规模兵力投送,076专注制空与突击,形成互补。
美媒认为,076型折射出中国造船业的“速度与实力”——从开工到下水仅一年多,背后是成百上千名工程师日夜攻关。正如网友感叹:“以前我们追别人技术,现在别人开始研究我们的创新了。”
这艘“海上多面手”的出现,或许将重新定义未来海战的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