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加勒比海上的一颗明珠,却成了美国政治棋盘上最为尴尬的棋子。明明97%的居民在公投中高声呼喊,“我要当第51州”,可美国国会却连眼皮都懒得抬一抬。这究竟是为何?难道美国真的不渴望这块“肥肉”吗?其实这背后潜藏着一场关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身份的巨大博弈。
![]()
波多黎各的命运,早在1898年美西战争后就和美国绑在了一起。
美国接手之后,给了波多黎各“自由邦”这样的身份,不过外交、国防、关税这些至关重要的权力,依然紧紧地被攥在华盛顿的手中。
波多黎各人,尽管是美国公民,却连一张总统选举票都未曾拥有,在国会中,甚至连一个能够参与投票的代表都没有,完全就是“二等公民”。
这种不上不下的身份,让波多黎各人憋屈了上百年。
经济上波多黎各更是“一团糟”。2015年,波多黎各果断地宣布破产,背负着700余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失业率高得惊人,约达12%,将近一半的人处于贫困线之下。
![]()
经济衰退、人口外流,波多黎各人把“入州”当成救命稻草,以为只要成了州,就能拿到更多联邦资金,享受和本土一样的福利。
可美国国会却算了这样一笔账:接纳波多黎各,这就等于接手一个“没有底的洞”,在财政方面的负担极为沉重,不过所得到的回报却在很遥远的将来都难以实现。
![]()
文化差异,更是美国内心之中的一根刺。波多黎各,有95%的人讲西班牙语,天主教信仰在此间深深扎根,与美国的主流文化大不相同。美国有所担忧,一旦波多黎各成为州,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冲突,将会诱发社会矛盾,治理成本会大幅提升。历史上美国并非未曾实施过“先同化再建州”的举动就像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那样,但这波多黎各这块“硬骨头”,显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啃掉的。
最关键的,还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
民主党支持波多黎各入州,因为波多黎各的选民倾向于民主党,这样就能多拿到几个国会席位以及选举人票。
共和党却坚决予以反对,(此处可插入逗号)生怕那波多黎各成为了民主党的“票仓”进而打破当下已有的政治平衡。
特朗普甚至公开地嘲讽了波多黎各,称“那说着西班牙语的州”,不可能被接纳。
两党之间,掐得十分激烈,那波多黎各的“入州梦”,便只得被长久地搁置起来。
![]()
波多黎各的地理位置,曾经是美国在加勒比海的“战略重地”,可冷战结束之后,这块棋盘上的价值,远远比不上从前。美国宁可保持现有的状况,也不愿意为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而招惹一身麻烦。波多黎各的公投即便再喧闹,要是没有国会同意,终究是白费力气。
波多黎各的未来,依然悬在半空。入州、独立还是维持现状?波多黎各人自己都吵翻了天。可不管怎么选,都绕不开一个现实:美国不点头,一切都白搭。这场“入州大戏”,与其说是波多黎各的民主梦想,不如说是美国政治利益算计下的牺牲品。波多黎各的“第51州梦”,恐怕还得继续做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