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记者节特辑 丨“我把我讲给你听!”

0
分享至

有这样一群人

心系民生 他们用脚力丈量冷暖

洞察人间 他们用眼力聚焦真相

破局而立 他们以脑力拨开迷雾

记录时代 他们以笔力传递力量

他们心怀使命

用行动诠释着新闻人的担当

这 就是记者!

今天

第26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让这些习惯了记录别人的人

真正成为故事的主角

“我把我讲给你听”

用时代的小切片,拼成温暖的大图景​

在他们的好故事里

是一次次“我在场”的硬核奔赴

是一句句“我追问”的执着较真

是一声声“我传递”的炙热回响

是一个个“我见证”的鲜活瞬间

让我们共同聆听

在河南省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

那些藏在报道背后

未曾说出口的感动与坚守



闫文瑞《从麦田到世界》

作为财经记者的闫文瑞,这些年见证了河南从农业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蜕变。这片曾以麦浪翻滚闻名的土地,如今正谱写一曲「从麦田到世界」的壮阔篇章。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里,涌动产业升级的澎湃浪潮;超市货架上,“河南产”商品琳琅满目,诉说着“中原制造”走向全球的足迹。每一次记录,都是对奋斗者汗水的致敬;每一篇报道,都在为中原大地的出彩瞬间留下永恒注脚。

李栀子《归途,终有光》

李栀子用十二年的记者生涯,将“脚力”二字刻进了职业底色。她坚信,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它不只是翻山越岭的跋涉,更是对真相锲而不舍的追寻。在帮胡久福烈士寻亲时,她走进陌生的村庄,挨家挨户躬身询问;埋首档案馆,一页页翻找泛黄的族谱;围坐乡邻,倾听他们回忆模糊的往事。帮烈士回家这条路「归途,终有光」。她深知,每一步落地时的踏实感,每一次靠近真相的笃定感,便是身为记者最珍贵的追求。

付俊鹏《轴》

付俊鹏在十一年的记者生涯中,以「轴」为喻追问本质,轴承的突破,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无数人“轴劲”的凝聚——正如新闻人用镜头和笔尖,在时代长河中刻下印记。中国制造的强大,源于一代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而做新闻,亦需这份“轴劲”,在追问真相的路上耐住寂寞、守住初心。他愿以有温度的声音,记录中国制造的铿锵回响,让“轴”与“笔”共同书写时代的答案。

李逸晨《文化落地处,烟火最动人》

在河南广电的六年里,记者李逸晨不仅是“中国节日”系列从起步到成为现象级 IP 的见证者,更是传统文化“破圈”的亲历者。他驻守在《天女散花》的创作现场,记录下 95 后舞蹈演员婷婷反复练习威亚的坚持,捕捉到导演组精心调试“花雨”道具的专注。这份有温度的采访报道,搭建了一座连接匠心与大众的桥梁,让「文化落地处,烟火最动人」的文旅新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年轻一代自信拥抱传统文化,更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李红《我有一个朋友》

国际传播记者李红,带着镜头飞越万里,将河南的鲜活风貌、中国的多元声音,用更轻量化的镜头语言,转化为世界能读懂的中国故事。她以节目“Lee’s friend”连接全球 760 万粉丝,以「我有一个朋友」的亲切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见证更多“志合不以山海为远”的美好相遇。

王洁《 “90”后告诉 90 后:让信仰永远年轻》

王洁是一名 90 后记者,当 26 岁的她站在平均年龄 96 岁的“90”后抗战老兵面前,七十年的峥嵘岁月仿佛被瞬间压缩——这不是普通的采访,而是一次与历史迎面撞个满怀的震撼奇遇。年轻的镜头对准岁月刻痕的脸庞,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在老兵那灼灼的目光和朴素的讲述中,「 “90”后告诉 90 后:让信仰永远年轻」的誓言悄然回响。王洁用镜头定格下这场时空的交叠,老兵精神未老,这盛世如你所愿!

王予杰《26 岁的他,用身躯筑起防火屏障》

作为一名投身新闻事业 36 年的报社记者,王予杰亲历了从铅字排版到手机即时发稿的技术革新。多年的记者生涯,他的足迹遍布河南的田野村庄与市井街巷,采访了无数如李梦豪般平凡却闪耀的英雄。这篇「26 岁的他,用身躯筑起防火屏障」的报道,不仅让更多人看见平凡英雄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扎根奉献,更让王予杰的新闻理想在字里行间生生不息。

杨松涛《一条路,把心灯点亮》

杨松涛用十二年时间纵贯伏牛山、横跨黄河水,记录“生态伏牛一号”与“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的巨变。这条路,是登山村从“难如登山”到旅游大巴直达的蜕变,是养路工三代人从架子车到大数据平台的坚守,更是洛宁文玩核桃走向全国、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底气。「一条路,把心灯点亮」,这条路点亮的是人心,丈量的是大地,抵达的是未来,更是新闻记者以专业洞察时代、用故事传递价值的职业荣光。

郝景怡《小城故事的全球回响》

郝景怡十四年来坚持以家乡为卷,将中原小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图景镌刻进每一篇新闻报道。她创作的短视频《Hello!Bi Gan!》让比干精神跨越山海,引发巴基斯坦大使的动情点赞;短视频《中国乡村盲盒日记》借留学生之眼,展乡村振兴之韵,在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撒中国故事的种子,获中国驻外大使的盛赞。一篇篇报道,如文明对话的星火,点燃世界对中原小城的认知,奏响了「小城故事的全球回响」。

杨力帆《跨越世纪的信仰告白》

基层记者杨力帆,记录下侯一风老人「跨越世纪的信仰告白」,这位九旬老人在66年间递交6份入党申请书,终圆党员梦,以行动铸就了对共产主义信仰最绵长的告白。这份“一生跟党走”的初心,化作一盏明灯,指引着杨力帆继续带着赤诚奔赴新闻现场。她用温情的笔触,连接过去与现在,在时代长河中做精神的摆渡人,让信仰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熠熠生辉。

“我把我讲给你听!”

这是新闻工作者心底最炽热的呐喊

每一次讲述,都是初心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

每一声回响,都是使命的星火在长夜里燎原

每一段故事,都是时代的画卷在岁月中铺展

第26个中国记者节

致敬每一位奔走在路上的新闻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9598文章数 272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