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泰金属策略会释放出明确信号:在科技主线高歌猛进的同时,有色金属板块正迎来“提估值”的顺理成章阶段。科技与有色,如同“男一”与“女一”,共同演绎本轮产业与资本的双重变奏。以下是核心观点与逻辑梳理:
1. 估值重塑:从“保守”到“合理”,有色板块的PEG机遇
当前市场对科技股给予PS(市销率)和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溢价,但对有色板块却显得过于保守——在价格稳步上涨、业绩增速预期20%以上(部分个股更高)的背景下,板块PE仅10倍左右。这一估值水平与行业基本面严重背离。
核心逻辑:
供给硬约束:全球铜、铝等资源面临长期资本开支不足、新增产能有限的瓶颈。
需求硬增长:AI、新能源、电网改造等领域对金属的拉动持续超预期。
景气周期延长:本轮上行周期可能持续3年,若价格涨幅达10%-20%,业绩弹性将放大至20%-40%。在此背景下,给予板块15-20倍PE并不过分,且PEG仍显著低于1,安全边际充足。
警示信号:只有当有色板块PEG显著大于1、市场开始炒作“市值储量比”时,才需警惕泡沫。当前远未至此。
2. AI与国家安全双轮驱动,铜铝需求结构升级
AI不再是虚拟经济,而是实实在在的金属消耗大户:
铜:液冷系统、算力中心基建、电网升级年均新增需求约50万吨,占全球铜需求近1.8%。
铝:外资预计2030年算力中心用铝达70万吨,储能电芯外壳与铝箔新增需求10-20万吨级别。
尽管单一领域增量有限,但叠加传统领域复苏,总需求拉动显著。从AI服务器到燃气轮机,从预热发电机组到锅炉用管,铜铝的“基本面+低估值”组合更具配置价值。
3. 2026年:工业金属的“主升浪”之年
总量专家判断,2026年有望成为有色“大年”:
宏观环境:美国软着陆+中国经济企稳,流动性宽松与补库周期共振。
价格催化:供给缺口扩大,铜价有望突破1.2万美元/吨,铝价上看2.3万元/吨。
供给瓶颈:印尼扩张无序、欧美复产艰难,铜矿短缺向冶炼端传导,加工费(TC)有望修复。
4. 产业与资本共振,中国企业布局海外资源
国内企业如紫金、洛钼、中色、五矿等加速海外资源并购,在景气上行周期中,“外延扩张+内生增长”双轮驱动估值提升。对比海外优质铜企(如南方铜业26年PE 24倍),中国铜企盈利能力更强,港股标的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5. 电力稀缺性凸显,电解铝板块成“潜力黑马”
AI时代电力成为战略资源,“煤电一体+电解铝”模式企业具备成本壁垒与分红弹性:
分红率上行:行业现金流改善,分红比例提升。
估值低位:当前股息率已具吸引力,但估值修复带来的股价弹性更值得关注。
重点公司:神火、电投能源、天山等。
风险提示:警惕货币政策“黑天鹅”
美国中期选举后政治割裂可能引发货币政策转向,若流动性快速收紧,高估值资产或面临多米诺骨牌式抛售。需持续跟踪美联储政策信号与全球资本流动。
结论:有色板块从“周期”走向“成长”,估值修复才刚刚开始
在科技叙事之外,有色金属正以“供给刚性+需求新兴化”的逻辑重塑定价体系。当前板块估值与业绩增速显著错配,2025-2026年景气上行周期中,PE从10倍向15-20倍修复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应把握铜铝龙头、资源并购主体及电力一体化企业三条主线,在风险可控的背景下分享资源品“新周期”红利。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华泰金属策略会内容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读者群招募:
严选干货、免费分享热门外刊及研报,陪你读懂市场。
扫码进群。
添加小助理微信,回复“电力”索取报告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