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11月的湘超赛场,既有“湖湘韵味”,也有“新疆风情”。
前几天,在湘超湘潭主场,来自新疆吐鲁番的75名演艺人员翩然而至,表演音舞诗《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仿佛将吐鲁番盆地的和煦微风,一并带到了湖南的夜空之下。
![]()
在湘超湘潭主场,来自新疆吐鲁番的75名演艺人员表演开场舞。
而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新疆,湘超吐鲁番选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预计12月,一支新疆足球队将来到湖南,成为继大湾区“友谊赛”后的又一抹跨区域足球联动风景。
他们为何不远万里而来?一粒足球划出的弧线,又将勾勒出湖南与新疆怎样的渊源与故事?
他们来,吹起“双向奔赴的文化风”文化的相遇,从来不是单向奔赴,而是彼此映照、相互点亮。
8月,由湖南广电创制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全网热播,全景再现了左宗棠“舁榇出关”收复疆土的壮举。
10月27日,湖南省经典舞剧《热血当歌》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京剧院开演,湖湘儿女的家国情怀,随着旋律缓缓流淌至天山脚下。
数日后,新疆的歌舞便跨越山河,回以热烈的呼应。
从10月底到11月初,吐鲁番歌舞剧团携《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欢乐纳孜库姆》《高昌鼓韵》等经典剧目,在长沙、湘潭、衡阳等地接连上演6场,更以7次街头快闪,将浓郁的西域风情洒满三湘四水。
就在昨天(11月6日)晚上,音舞诗《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开演。
![]()
音舞诗《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
候场时,湘伴君遇到了一群来自长沙市第十一中学的高二学生。
“上学期刚学完新疆舞《石榴红了》,老师特意推荐我们过来‘取经’!”她们很期待观摩到最地道的新疆舞姿。
文化的交融,远不止于舞台与银幕,更在展览场馆、研学路上落地生根。
![]()
6月7日,2025年“红石榴·我的韶山行”吐鲁番市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开幕,来自吐鲁番市的100名师生代表在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新疆多家文博机构,推出《聚宝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讲述新疆作为多文明交汇之地的历史,累计接待观众21万人次。
在乌鲁木齐举办的《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以125件长沙窑精品瓷器为载体,讲述和传承丝路精神,接待观众超11万人次。
文化的交融,还体现在景区联动、文旅协作中的“梦幻联动”。
这些年来,岳麓山与葡萄沟早已缔结为友好景区,成为湘疆两地文旅交流的重要桥梁。
体育赛事,正是这份多元合作中最鲜活的媒介。
在去年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篮项目比赛中,湖南男篮与新疆男篮就在赛场上激烈交锋、场下互赠纪念品,用体育精神书写“神仙友谊”。
眼下,这份情谊正延续到足球赛场。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的胡安太·杰肯和队友们,每天都在球场加练射门、打磨配合,为湘超吐鲁番选拔赛全力备战。
“不只有我想参加湘超,好多队友都想去湖南。”胡安太·杰肯说。
他们来,舞动“心手相牵的情感链”
文化润疆的暖流,既流淌在文物展览的静谧时光里,也涌动在市井烟火的热闹场景中。
“我们带了七种葡萄干,共四百多公斤,免费请大家品尝。”11月1日的湘超湘潭主场上,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一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赛场边,热情的吐鲁番人民还“搭建”了一座微缩的吐鲁番“巴扎”——40余种当地特产琳琅满目,干果的甜香、牛羊肉的鲜美、果饮的清爽,交织成独特的新疆魅力。
情谊,总能唤醒心底最深的共鸣。
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的旋律缓缓流淌。观众席中,株洲市常春艺术团陈团长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神情专注而温柔。
为了这场演出,他特意带着艺术团的几位歌友,驱车一个多小时赶来。
“年轻时,我曾在石河子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他向湘伴君娓娓道来,“今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青春的邀约。”
情感的纽带,在市集与舞台上短暂交汇,还在无数个民生细节中悄然织就、在岁月流淌里愈发坚韧。
鄯善县阿斯坦村的村民不会忘记,湖南援疆投入650万元建设的“援疆桥”。
这座31米的出行桥连通了曾经阻隔村庄的河道,配套的2000平方米美食就业广场、3100平方米露营基地,让昔日闭塞的小村变成了网红打卡点。
在更广阔的民生图景中,援疆力量持续浸润着这片土地。
“以前看病要跑几十公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毛医生’看专家号。”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卫生院,74岁的回族老人刘德喜连连称赞。
![]()
2025年6月15日,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曙光村,红石榴·湖南援疆“毛医生”医疗队开展“看病润心走基层”活动。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立三 摄
这座由湖南全额投资建成的卫生院,于2024年10月投用,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让周边3.5万名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有良医”的心愿。
与此同时,更多温暖的联结正在生成,被时光一一记录——
“共绘同心圆·礼赞七十年”红色研学活动,让一批中小学生在吐鲁番近距离接受红色教育;
“湘新一家亲·文旅阅读行”分馆共建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让书香跨越山河;
“红石榴·照见计划”美育项目,让吐鲁番孩子用相机留住美好瞬间……
湘疆两地的心手相牵,已具体而细致地融进百姓的日常起居。
他们来,同筑“共生共荣的发展路”
“把新疆所长与湖南所优紧密结合”,两地之间产业关联的轨迹,早已在舞台的旋律与节奏中埋下伏线——
![]()
2023年8月19日,由湖南援建的吐鲁番市富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忙着将无核紫、无核白、玻璃脆三种葡萄分拣在同一个打包盒里,通过电商和冷链销往全国各地。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音舞诗《吐鲁番的葡萄会唱歌》的两名主角,一位从湘江畔到火焰山下,一位在葡萄沟守望了半个世纪。两位“葡萄奶奶”用一生时光,培育出吐鲁番最甜的葡萄;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携手新湖南客户端、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共同推出专题《阿达西,湖南来哒》,见证火洲少女远赴湘江圆梦之旅。
湖南援疆联合湖南广电引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吐鲁番往事》,宣传展示吐鲁番作为丝绸之路枢纽和中西文明交汇的独特地位和文化成就。
这些年来,湖南与新疆在产业、投资、民生等多个维度,同样奏响了深度协作的乐章。
在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工作队的推动下,两地共同举办“湖南制造进新疆·吐鲁番行”“民营企业进边疆”等5场产业对接活动,累计签约投资额达349亿元。
![]()
2024年11月26日,湖南能源集团所属新疆库木塔格矿区一号露天矿项目(筹备期)开工仪式举行。
中联重科、希迪智驾等“湖南智造”企业,纷纷进疆落子布局。截至目前,湖南已有350多家企业进疆投资、投资额超500亿元,在疆投资兴业的湖南人达20多万。
而在园区共建层面,“十四五”期间湖南创新设立1.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园区软实力提升工程,推动湖南湘江新区与吐鲁番各园区在产业链构建、招商平台共享等九个维度深化合作。
仅仅几年的时间,吐鲁番市园区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工业增加值从95.5亿元增长至253.57亿元,年均增速达27.65%,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吐鲁番速度”。
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在不断深化——
“天山芙蓉·八千湘女上天山”历史陈列馆开馆以来,观众游客接待量持续提升,成为新疆知名红色文化地标;建立湖南图书馆吐鲁番市分馆、湖南少儿图书馆吐鲁番分馆;支持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虚拟演播室建设;推进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吐鲁番分中心建设……
从文物展陈到阅读推广,从媒体融合到科技考古,湘吐两地的文化合作正走向机制化、常态化。
这一路走来,是湖南的“所能”与新疆的“所需”精准对接,更是两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此次吐鲁番歌舞剧团带着诚意而来,正是以艺术的形式为这份紧密合作喝彩,也为进一步深化联动凝聚人心。
看着舞台上的大幕缓缓落下,湘伴君突然深刻感觉到,湖南与新疆的故事,仿佛一首越写越长的叙事诗。
这首诗的韵脚,落在少年追逐的足球上,落在少女旋转的舞步里,更落在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共生共荣的每一天。
来源:华声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