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微信群里还在蹦迪,我却把置顶换成了只有四个人的小群。
![]()
哈佛去年说,三到五个真朋友就能让抑郁概率砍一半,我扫了眼通讯录,五千好友,能半夜借钱的不过仨。
![]()
这不是矫情,是数字自己跳出来的。
微信刚发的报告:35到45岁的人,一年退掉三成群,私聊时长反而涨了四分之一。
翻译成人话:懒得陪笑,只想说话。
我上周去吃了家新开的“树洞餐厅”,桌子中间立着个小木牌,正面写着“今天想聊”,反面是“让我静静”。
我翻了反面,对面坐着十年没换号码的老王,他也翻了反面。
俩人闷头吃了顿火锅,临走他把我送到地铁口,说了句“钱不够吱声”。
那一刻比灌了三斤鸡汤都暖。
社科院问卷里,八成人改了对朋友的标准:
第一,能不能接住情绪;
第二,出事时他会不会出现;
其余的标签,什么职位、资源、人脉,统统靠后。
我对比了一下,留下的那四个,全中。
以前觉得朋友是“常联系”,现在明白是“免打扰”。
不用节日祝福,不用拼多多砍一刀,一年都说不了几句话,但你知道他在。
就像我手机里最顶置的那个对话框,上一条记录停在去年十月,是我爸住院那天他转的账,备注只有俩字:先用。
热闹群聊像超市,啥都有,买完就散;
小圈子像自家厨房,锅碗瓢盆不多,但饿不着。
把精力掰成薄饼的年代,谁还舍得把情绪浪费在“已读不回”上。
今晚试试,把群里那些“加个微信”的陌生人静音,给那四五个旧人发一句:还活着吗?
研究说了,这句废话能让彼此爽一整周,比理财收益高,还不扣手续费。
半杯咖啡就半杯,只要温度够,照样暖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