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崔立勇
4108家境外参展企业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它们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也展现出不同的“性格”。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它们敏锐与务实,将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快速体现在行动上。
霍尼韦尔今年集中展示超100款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呈现其智能化和低碳技术领域的应用成果,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一下子签署了26项战略合作意向。
美国企业对进博会的热情源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和现实的商业逻辑。2018年,多特瑞公司抱着试水心态来到首届进博会,没想到收获了3.8亿元订单。如今,中国已成为多特瑞全球第二大市场,进博会展区面积也从首届的9平方米扩大至如今的300平方米。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曾表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这种判断促使美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强生、默沙东、辉瑞等美国药企齐聚本届进博会,它们将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带到进博会,希望在华加速实现“展品变商品”的转化。
日本企业的数量在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上都名列第一,一直是进博会展商中的主力。它们展现出深耕细作的特点,是中国市场的“长期主义者”,在华战略也多从单纯地销售产品转向了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
丰田认为,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必须进行更深度的本土化布局,将最先进的制造与创新体系根植于此。这一战略思考最终促成了2025年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决策:将其旗舰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生产线首次落户日本本土之外,地点就选在中国上海。
旭化成株式会社执行官、中国总代表五十岚弘之强调:“对旭化成来说,在中国最重要的课题是建立始于本土终于本土的闭环业务。”
花王在中国已实现包括芙丽芳丝、珂润、碧柔等多个品牌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依托本土生产基地保障供应稳定,上新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日本企业往往不急于追求短期销售增长。在它们的展台,可以感受到一份笃定和一种基于数十年在华经营的耐心。
从德国精密制造到法国葡萄酒,从意大利奢侈品到北欧创新科技,欧洲企业在进博会上展现出商业的丰富性和多领域的创新实力。
西门子医疗亚洲首发的“光子计数CT家族”,以革命性的技术将辐射剂量降低90%。博世全球首发的Letrak磁驱传输系统,用磁悬浮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传输线的磨损与噪声难题。从德国AIM Systems全球首发的涂层测厚仪,到瑞士布勒集团中国首发的离子束校平设备,再到意大利帕马公司带来能将最大刚性和高精度相结合的铣镗加工中心,欧洲企业似乎在告诉观众:深入自己擅长的领域,用真正的创新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毫无疑问,进博会是国际性的大平台,其魅力远不止于美日欧企业,来自全球的企业和境外组展机构同样活跃。
第八届进博会上的数千家企业,来自不同的国家,所处不同的行业,规模不同,经营策略和重点也不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对经济全球化的支持。
在不同中寻求相同,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身处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确定性就来自彼此间的深度链接与互利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