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正在冲刺创业板IPO,公司现已获准注册,即将上市。
据悉,南网数字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平台;同时,公司凭借在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实践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正逐步将产品及服务拓展到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城市建设等领域。
据招股书显示,南网数字本次拟募集资金255,446.06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分别为用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项目、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与智慧生产营销应用建设项目、新一代国产化企业数智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能源行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具体如下:
![]()
(截图来源于南网数字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南网数字还存在以下疑点,业绩波动较大,收入高度依赖关联方;采购额与供应商年报披露不一致,差额超千万元;研发费用和人员远低于同行,且研发人员还出现下降情形。
01
业绩波动较大,收入高度依赖关联方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南网数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25.21万元、423,446.96万元、608,972.26万元及155,770.40万元,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0,924.08万元、36,825.47万元、56,160.23万元及696.98万元。
报告期内,南网数字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双出现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25.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7.69%。
另外,南网数字的客户也是高度集中。客户主要是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等。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10%、89.18%、91.42%及91.83%,其中公司向第一大客户南方电网的销售金额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16%、84.93%、85.88%及84.75%,客户集中度较高,以及对单一客户南方电网存在重大依赖。
据招股书显示,数字集团直接持有公司200,00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4.00%,为公司控股股东;南方电网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数字集团、广东电网、深圳供电局、云南电网、广西电网、贵州电网、海南电网、南网资本间接控制公司85.00%股份,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也就是说,南网数字的业绩主要靠关联方提供,报告期各期,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32,820.94万元、364,666.96万元、525,699.93万元及132,451.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70%、86.12%、86.33%及85.03%,占比超85%。2023年公司对南方电网等关联方的销售金额大幅减少,而这一年公司的业绩也出现的明显的下滑,这不免也令人担忧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
02
采购额与供应商年报披露不一致,差额超千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的采购内容主要为技术服务采购、劳务采购、软硬件采购及租赁等其他采购。报告期内,烟台海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南网数字的前五大供应商,公司主要对其采购技术服务采购、软硬件采购、劳务采购。不过南网数字招股书披露的向海颐软件的采购金额与海颐软件年度报告披露的销售金额并不一致。
2022年-2024年,南网数字向海颐软件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1,085.54万元、8,988.19万元、14,414.00万元。
据海颐软件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海颐软件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为16,632.38万元,这比南网数字的招股书披露的公司对海颐软件的采购金额还少了4,453.16万元。
![]()
(截图来源于海颐软件2022年年度报告)
据海颐软件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在2023年海颐软件的前五大客户中也并没有与南网数字招股书披露公司对海颐软件采购金额相匹配的客户,与之比较想接近的为海颐软件的第二大客户和第三大客户,对应销售金额分别为10,085.81万元和6,084.39万元,但也与南网数字招股书披露的采购金额分别相差了1,097.62万元和2,903.80万元。
![]()
(截图来源于海颐软件2023年年度报告)
据海颐软件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在2024年海颐软件的前五大客户中也并没有与南网数字招股书披露公司对海颐软件采购金额相匹配的客户,与之比较想接近的为海颐软件的第一大客户和第二大客户,对应销售金额分别为15,697.34万元和9,722.34万元,但也与南网数字招股书披露的采购金额分别相差了1,283.34万元和4,691.66万元。
![]()
(截图来源于海颐软件2024年年度报告)
从上可以看出,南网数字招股书的采购金额与供应商年报披露的销售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差异额每年都超过千万元。
03
研发费用和人员远低于同行,且研发人员还出现下降情形
作为一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自然对其自身研发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公司定位需要创业板“三创四新”的标准。其中,“三创”具体是要求公司能够通过创新、创造、创意促进企业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应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动能发展壮大;“四新”则是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创业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
众所周知,不断保持研发创新是一家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重要举措。而研发费用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科研水平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的高低。
报告期各期,南网数字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50,069.30万元、34,740.08万元、39,881.89万元及14,686.11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1%、8.20%、6.55%及9.43%。公司看着研发投入还可以,但是公司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来说,南网数字就显得有点吝啬了。
报告期各期,南网数字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均值分别为73,141.71万元、82,098.50万元、85,841.49万元、39,055.66万元,对应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0.32%、11.15%、11.11%、12.54%。
从上可以看出,南网数字无论是研发费用,还是研发费用率,公司都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除此之外,南网数字的研发团队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有着较大的差距。截止2024年末,南网数字同行业可比公司东方电子拥有研发人员1,972人,研发人员占比为24.19%,国网信通拥有研发人员737人,研发人员占比为58.31%,宝信软件拥有研发人员2,194人,研发人员占比为36.64%,远光软件拥有研发人员1,964人,研发人员占比为41.66%。而2024年末,南网数字仅拥有研发人员203人,研发人员占比为8.04%。不难看出,南网数字研发人员数量远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而到了2025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只有183人,研发人员占比也降低至7.10%了。
更 多 财 讯 咨 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