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GB/T 33450-2025《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确定自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指南》的出台是我国标准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至此迈入“标准化引领、系统化推进”的新阶段。
![]()
《指南》聚焦三大核心升级,系统构建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新生态:
一是确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可行性评估机制,明确转化路径与实施方法,为科研单位及技术人员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转化路线图”;
二是增设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具体路径,为我国优势技术融入全球标准体系提供制度支撑,助力我国实现从国际标准“积极参与者”向“主要贡献者”的角色跃升;
三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判成果转化的适宜性与标准类型,精准指引高质量科技成果向标准输出,同时还进一步细化标准必要专利的信息披露与许可要求,有效填补了先进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的制度空白。
打通转化堵点 激活创新全链条
《指南》的发布与实施将系统解决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衔接难题,推动科技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贯通。
对企业而言,标准化可显著降低技术推广成本,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如通过智能设备接口标准化减少适配投入等)。
对医疗机构,标准化操作规范将提升诊疗效率与安全性(如统一试剂盒使用、数据采集标准,强化临床操作与医疗质量管控)。
对产业链,标准协同将促进上下游高效协作,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如国产手术机器人标准与国际接轨,助力产业融入全球市场)。
对社会公众,标准化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如智慧医疗数据共享标准的建立,可缩小区域间技术差距,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标准与创新深度融合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高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南》的发布不仅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更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支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各类创新主体,应主动抓住标准与科技融合的时代契机,将标准研制前置嵌入技术研发全过程,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的一体化创新链条,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标准化动能!
《指南》全文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进行查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